新北

樹林紅麴美食飄香 文化嘉年華熱鬧登場

【大紀元2012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新北市樹林紅麴早已名聞遐邇,今年的紅麴文化嘉年華主場將於9月22日上午在樹新路與保順街旁的建國公園熱鬧登場,除了品嚐健康紅麴料理之外,區公所特別準備志工導覽團隊及接駁車前往區內各個文化景點賞景,歡迎各界賢達前來旅遊及品嚐美味可口的紅麴健康料理。

嘉年華會於22日於樹林區建國公園熱鬧上演,會中有各種紅麴美食免費嚐鮮外,更有好玩、有趣的闖關體驗遊戲。當天結合數十家「特約商店」優惠購物活動,至推薦之特約商店購物,即可享有不同折扣優惠。

區長吳建興特別向大家推薦紅麴健康養生的好處,親自見證紅麴的健康效果,他說去年的身材與容貌與今年有很大的不同,在經過1年的紅麴健康料理的調養之後,整個身材與容貌年輕許多,希望藉由嘉年華的活動,讓樹林紅麴的香醇美味永續傳承,並將樹林地區特有旅遊景點與文化相結合,打造「古色古香」的樹林。今年的活動以「『趣』樹林 『饗』紅麴」為主軸,結合樹林的百年紅麴及境內珍貴的歷史文化古蹟景點,讓整體活動更多采多姿。

紅麴功效的記載,中國在千年前即有紅麴應用在釀酒及烹調食物的記載,中醫將紅麴的主要藥效歸納為「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治產後惡露不淨,瘀滯腹痛,食積飽脹,赤白下痢及跌打損傷」。西醫則歸納為三高族群。而紅麴製品在世界各地流傳千年,歷經時間的考驗,已被公認為是一種美食珍品及神奇的藥材,可用於保健養生。

百年古蹟的樹林濟安宮供奉保生大帝,就在保安街與樹新路、鎮前街的交會處,是早年醫藥不發達的年代鄉民依靠的場所,以前還有扶鸞儀式,有事叩問之時,神明會降乩指示,每逢鄉民身體遇到病痛、瘟疫,都會來此叩求藥籤,再根據藥籤到附近的鎮前街中藥房抓藥,往往都是藥到病除,因此附近許多鄉鎮的民眾紛紛聞風而來治病,可以說是鄉民的庇護所。

在千歲街有一座鎮南宮,裡面供奉周朝的將軍五年千歲,也是樹林區相當有名的寺廟,住持許正秋為人良善,熱心公益,對於扶孤恤寡不落人後,文化推廣也是大力贊助,鎮南宮已經成為樹林區的信仰中心。

樹林境內擁有台灣獨特的文化古蹟,相當難得一見的古蹟石馬屬於蒙古馬造型,就在育英街的樹林國小之內,裡面還有3棵難得一見的百年珍貴活肖楠樹〈此樹具獨特香味,是製香的原料〉;百年古蹟的山佳火車站是鐵道迷的最愛,月台的支柱是以軌道打造而成,相當的特殊,站體裡面還保留著最原始的磚、木、石結構風貌。山佳信和街走到底,有一個蓋淡坑煤礦古蹟,保留著50年代的山佳煤礦黑金史的風華。

歷史建築聖蹟亭(惜字亭)就在樹人家商後面的潭底公園內,是臺灣地區少數保存最完整的聖蹟亭,有中、英、日文語音導覽設備及文字解說,讓中外人士都能夠一覽無遺的了解臺灣文字的發展文化,此亭建於清同治11年(1872),已有140年的悠久的歷史。

聖蹟亭的興建,主要是源於科舉時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由於傳統以來,中國人社會結構中的「士人」被尊崇,而溯本追源及於文字。在倡導儒家的教育體制薰陶下,兼以在艱困環境下民間百姓讀書識字亦相當不易,因此一般人總是對「學問」懷有相當尊崇的態度。而這樣的尊崇,往往就表現在對「文字」的敬重上,所以即便是上至碩學鴻儒下至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都知敬惜字紙,「敬字亭」就是這種正統的傳統文化觀念的具體表現。

在古代凡衙署、學校、城池、街庄各地都有「聖蹟亭」的設置,(又名敬字亭、惜字亭、敬聖亭、字紙亭)。將所有大小廢棄字紙,盡行收集爐亭之內,焚燒後收集紙灰,美其名為「聖蹟」,盛於容器中,予以火化。置於創字先師--倉頡牌位前,再選吉日祭祀後,放流四海,即所謂「送聖蹟」,以祈求讀書有成。因此,敬字亭亦兼有敬字和祭祀的功能。而在科舉社會裡,將此觀念更推而宏之,便是常有文人墨客,或是地方大戶、文社、書院等,建造專用的「惜字亭」以彰顯其文風及地位。可見證樹林早期發展,具歷史價值。

外觀特徵:亭分三層,中層用以焚燒字紙,上層呈八角形,以喻八卦之意。其上再置葫蘆形煙囪,葫蘆象徵陰陽和合、生生不息,有祈福意涵。整體外觀壯觀,且又紅白相間,不失樸質之感。

樹林舊名風櫃店,因當初先民開發樹林、新莊板橋地區之時,許多農田及山林間間的開墾,需要大量農具,所以有很多打鐵店及風櫃,因而得名。清朝年間,因大漢溪河水氾濫,盡成澤國,沿岸高埠,種植林木,以防土地流失,遂有樹林之名。

樹林高級中學是孕育中華民國跆拳道選手的搖籃,立委黃志雄,市議員洪佳君兩位都是奧運選手,也是居住於樹林區,楊淑君也是在樹林培育出來,八段跆拳道高手就是住在備內街。

(責任編輯:陳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