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言

尊重孩子的本有價值

前陣子台北有一位國小教師撰寫〈全班都零分〉一文,文中提到:「你本來就有價值,和老師的評分無關,你本來就有價值,不管別人怎麼評你。」

提倡在台灣的孩子們不要被「紙上分數」所綑綁,要相信自己獨特的本有價值。

我對這位老師的想法,心有戚戚焉。從教育的本質來看,實施紙筆測驗與評量,自始至終目的都是為了理解孩子現階段的學習成果,進而幫助孩子在學科學習需要加強的部分,而不是用分數將孩子分類。然而,分數主義帶動了惡性競爭,因分數代表一種高低階級的區分,代表一種標籤的開始,用分數默默劃開學生的高下分別。更殘酷的是,孩子長大後,這樣的分類架構在社會仍是不斷運作,只是「紙上分數」替換成「工作收入」與「職業權力」。

分數主義框住未來

分數主義不只框架了孩子們的思考與未來,更甚者,因不理解孩子的多元智慧和獨特天賦,就擅自用0分、30分、60分、80分、100分評價孩子,使孩子們長久被這樣的分數評價制度所規循。本應在天上發光發熱的超新星,最後終被分數主義的意識形態與大人們不負責的批評話語牽引,終歸沉落。我們的孩子必須有信心地真實理解自己是誰,有自信地不被外界聲音左右。很多大人批評論斷他人(包括孩子)的動機,是為表示自己高明,但批評論斷者真的理解這個孩子性格與潛能嗎?等這孩子靠自己努力突圍成功後,過程中因不理解,不斷否定他,不尊重孩子的人又在哪裡呢?

好批評論斷他人者曾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過嗎?答案是令我們悲傷的。孩子們是有血、有肉、有記憶的,當他們一天天長大,其「主體性」總有「意識覺醒」的一刻,孩子們也會記得他們那一年是怎樣被對待。

給予成長呼吸空間

面對社會現實,不要被不理解的批評者,或含有惡念的論斷言論所影響。要做到此點,對成人來說都不容易,何況是對於孩子們?父母、教師或孩子生活周遭的大人們,其言行批判對於孩子都有影響力,不負責的話語與未建基於理解的批評,可能會就此框架孩子們的思考與未來。當大人們在對孩子發出某種批評或論斷時,請反覆思量:如果台灣教育是希望讓孩子透過教育過程,由「小樹苗」般茁壯生長成為「大樹」,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給予孩子呼吸成長的「空間」。這「空間」在教育上即是對孩子本有價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