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技職靠證照找出路 質量是關鍵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台灣為了幫技職體系學生找出路,相關部會近年積極推動「證照法制化」,但要扭轉技職教育的問題,關鍵在於能否強化證照制度的質量,有待相關單位努力。

監察委員葛永光、陳永祥、尹祚芊等人,日前針對技職教育學術化問題糾正行政院。教育部拿出的「藥單」,包括加強雙師制、鼓勵學生實習,以及推動「證照法制化」,為技職生找出路。

「證照法制化」的理念是以法律強制規定,業者必須聘請一定比例有相關證照的人。例如中式自助餐飲業,5成以上的雇員必須領有「中餐烹調技術士」;有勞工安全疑慮的行業,至少要聘用1名「勞工安全管理甲級技術士」。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受訪時表示,證照法制化的趨勢是納入更多職業別,並逐步調整證照比例,讓「藍領出頭天」。然而,學界人士認為,國內證照制度的質量都仍須加強,證照法制化是否就能扭轉技職教育的問題,還有待相關單位努力。

監察院的糾正內容即點出,技職校院雖積極鼓勵學生報考證照,但似乎僅有助於升學加分或為學校爭取補助,對學生就業的幫助不大。

1名高職主任說,許多學校的招生廣告,出現學生拿著10、20張證照,看似成果豐碩,但仔細一看卻都是丙級或word、excel等電腦軟體認證,看不出生涯規劃。

另外,監委認為,證照取得的難易度應重新界定,部分證照缺乏鑑別度,進入職場無法學以致用,就算證照普及,「象徵性意義卻大於實質性意義。」

例如常見的餐飲類丙級證照,著重於清潔、衛生和基本烹調常識,業界普遍視為入門的「門檻」,相關科系畢業生幾乎人手一張,想要真正地成為「師傅」,還得重新拜師、重頭學起。

教育部和勞委會想以「證照法制化」扭轉技職教育的問題,恐怕不能只鼓勵考照,相關考試內容也應更切合業界需要。除了「門檻型」的證照,或許可考慮增加部分考試的難度,或新增權威性的證照,如此一來,才可能成為各行各業亟欲爭取的「黃金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