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受政策衝擊 中國令跨國製藥公司很頭痛

【大紀元2012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賽琳編譯綜合)中國似乎注定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藥市場,然而跨國公司(MNCs)能否在中國獲得具有吸引力的相似利潤則非常值得懷疑。在大約一年半的時間裏,在中國運營的製藥公司已經承受了一系列的政策衝擊,挫傷了這些公司投資中國的積極性。

中國: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醫藥市場

據CNBC報導,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中國都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目前它已經是世界第三大醫藥市場。進入中國的十大跨國製藥公司,2011年在中國境內的銷售總額超過200億美元。 這些跨國公司的成長率從15-32%不等,平均增長率大於27%。

增長潛力帶來的興奮感,讓輝瑞(Pfizer)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這樣的公司作出重大舉措,將資源定位從發達經濟體轉向中國,但是跨國公司能否在中國長期獲得成功仍是問題。

像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強生(J&J)和美敦力(Medtronic )等醫療器械公司,都在積極拓展中國市場。 即使是保險公司WellPoint也宣佈進入中國,希望可以發展私人醫療保險業。

受政策衝擊 跨國公司在中國難獲利

在第12個五年計劃中,中國政府承諾要擴大國家的公共保險計劃,大幅度投資建設新的醫院和診所,使更多人能夠享受醫療保健服務。顯然,跨國醫藥公司有理由對中國的市場機會感到興奮,但它們近期的經歷也應引起注意。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像中國一樣,面臨如此明顯的雙重壓力:既要擴大醫療服務覆蓋範圍,又要控制成本。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裏,在中國運營的製藥公司已經承受了一系列的政策衝擊。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政策,就是消除大約100個跨國公司在中國銷售藥品的定價差別。在過去20年的大部份時間裏,作為中國政府和製藥業所達成的協議的一部份,這些藥物受益於特殊定價。

政府採用安徽模式(一種招投標方式)採購基本藥品後,使某些藥物的價格減少多達90%,但是也同時被質疑難以保障產品的質量,出現「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安徽模式已經導致幾個高調的質量問題,但是因為它確實降低了許多處方藥的成本也讓省級官員獲得好評。

對在中國的製藥和醫療器械公司來說,衛生部是否會繼續支持安徽模式,甚至將其擴展到醫療器械部門,或選擇一個更全面的國家定價策略來評估質量和成果,將是一個重要信號。

中國最近修改了專利法,使得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專利藥品有可能被施以強制許可證(compulsory licenses)。 強制許可制只在罕見的情況下使用,例如一種特定藥物過於昂貴,但又為公眾健康所必需。強制許可制受世貿組織的協議保護,是強大的談判工具。

以上政策中的任何一條,都令這些公司感到不安。 把上述政策合起來看,則說明從事醫療保健的跨國公司可能無法成功開發中國市場。

投資者需關注可能的經濟衰退將如何影響政府的投資計劃,以及擬議中的改革措施,如對醫療行業實施物質刺激、價格管制和技術轉讓等,雖然這些措施可能有助於在短期內降低成本,但它們將極大地挫傷跨國公司到中國進行投資的積極性。

中國追求經濟改革 忽視公共健康

去年10月26日,公佈美國著名智庫「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雜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了黃嚴忠(Yanzhong Huang)的題為「東亞病夫」(The Sick Man of Asia)的文章,稱中共領導人一味追求經濟增長,長期忽視公共健康。

毛澤東時代建立的醫療體系在上世紀80年代早期開始瓦解,政府醫療開支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1.1%左右下降至2002年的0.8%左右(2002年,美國政府醫療開支占GDP的6.7%)。

中共上世紀80年代推出市場改革也再次重挫已經衰弱的醫療體系:截止2003年,超過7成的中國人完全沒有醫療保障。

文章指出,儘管面臨以上諸多問題,更關注經濟增長的中共領導人並沒有把心思放在公共衛生方面。中國民眾疾患狀況愈趨惡化,直接威脅中國醫療保健體系,以及整體經濟發展,甚至會威脅中國政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