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溫家寶過問上學路遠「大撤並」再引關注

【大紀元2012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不久前中共總理溫家寶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區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時,專門到大山深處的貧困小學看望師生,特別是在校的留守兒童。並再次提起,不要讓農村學生的精力都花在上學路上。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提出「農村中小學佈局要因地制宜,處理好提高教育品質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係。」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統計資料,從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中國減少小學37萬多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萬所,占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去年校車安全事故頻發,農村小學「大撤並」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度引起關注。近期專家建議,適時恢復被撤銷的農村學校。

考察山村學校 溫家寶:不要讓孩子的精力花在路上

5月25日,溫家寶冒雨來到湖南湘西武陵大山中的古丈縣雙溪鄉中心完全小學。這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大半是留守兒童。溫家寶還與教師、留守兒童和家長座談。學生家長大多是孩子們的爺爺奶奶。

雙溪鄉中心完全小學校長梁慧聰介紹說,2005年當地學校調整佈局,雙溪鄉8個村適齡學生都集中到這裏寄宿上學。現在學校有355名土家族、苗族學生,280名是留守兒童。

緊接著25日下午,溫家寶來到建在山坡上的古丈縣默戎鎮毛坪村偏遠的毛坪小學。校園裏只有一座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兩層教學樓和一個簡易的籃球場。全校僅兩名老師,管理來自毛坪4個自然村寨的30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18名。

在考察中,一些村民向溫家寶反映,有的鄉鎮由於教學點撤並太多,不少學生上學困難。學校離村子遠,接送很不方便。孩子太小,每天早出晚歸,來回要走兩三個小時。

溫家寶說,學校調整佈局要從農村實際出發。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生年齡、上學路途、安全等問題,建立或恢復一些農村教學點,不要讓孩子們的精力都花在路上。有的教學點學生雖然少,但也要辦好,要想辦法幫助偏遠的教學點提高教學品質。

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農村中小學佈局要因地制宜,處理好提高教育品質和方便孩子們就近上學的關係。」

根據中國婦聯統計,中國目前有留守兒童5,800萬人,占到了全國兒童數量的28%。另一項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2011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4,735萬人,城鎮人口達69,079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

校車事故凸現十年「撤點並校」之弊

5月18日,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舉行「農村教育辦學佈局調整研討會」就這十年進行反思:「撤點並校」政策給農村到底帶來了什麼?專家建議調整當前「撤點並校」政策。

中國農村教育問題,因2011年頻發的校車悲劇而凸顯,校車事故的背後,是農村學生上學的路越來越遠。而「上學難、上學貴、上學遠」的現象背後,則是持續了十年之久的農村學校佈局調整,俗稱「撤點並校」。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表示,有些地方的撤點並校呈現出運動式傾向,沒有按照實際情況操作,呈現出「大躍進」勢頭。

「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太受罪了。我打算明年到城裏打工,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受這份罪。」昆明市祿勸縣茂山鎮農民鄭茂山說,為了上學,他的孩子需要淩晨5時起床,打著手電筒走三個小時的山路上學。在全國很多地區,鄭茂山孩子的上學難問題帶有普遍性。

早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在美國生活了40年的專家楊貴平,20多年來足跡遍佈中國雲南、貴州、內蒙、河北、寧夏等10多個貧困農村的學校,見證了鄉村教育在「城鎮化」過程中的衰敗。

不久前,她在雲南一個貧困縣遇到了一群孩子。「她們背著乾糧走3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夜晚留宿在學校,可山區學校只有男老師陪寢,帶的都是女孩子,這些學生的安全到底有沒有保障?」

農村孩子輟學率驚人

在農村留守的孩子的輟學率十分驚人。前不久,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表示,在四川某縣考察時發現,有個村莊的輟學率很高,校長說:「確實是有1/3的孩子輟學。」教授不信,他和同行的老師們詢問了4個村莊後,結果証實有70%的孩子輟學。

「撤點並校後,在這個村莊10公里的地方,有一所小學,但是不屬於這個村子的行政區。孩子們必須去20公里外的一所小學上學,這是這些孩子輟學的主要原因。」梁曉燕說。

專家建議:適時恢復被撤並學校

民進中央參政議政部綜合處處長姚立迎一直關注著農村「麻雀學校」的撤並,並深入多個農村地區進行了調研。他表示,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中國農村的小學從55萬所減少到26萬所(平均每天消失56所農村小學),初中從6.4萬所減少到5.5萬所。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統計資料,從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占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

「撤點並校」的副作用已經顯現。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教育部門適時恢復一些被撤並的農村學校。姚立迎甚至已列出恢復和擴建學校的標準。

(責任編輯:許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