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莊園的芳菲

──讀甲木木《以愛養生》詩集
謝孟宗(詩人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專案計畫講師)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這是個多詩的年代。善哉科技,造就了好多線上論壇和部落格,愛詩人得以創作詩、發表詩、觀摩詩、討論詩,讓古人所說的「興、觀、群、怨」突破空間的侷限。

結識詩友甲木木,乃至蒙其不棄,囑咐為其第六本詩集作序。

除了在部落格上寫詩,寫教書、讀書的見聞思悟,個人亦有幸受邀為「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分行詩〉版主之一,於是讀詩、評詩成了課餘例行事務。面對風格紛異的詩作,我的感受是相當矛盾的。一方面,詩道不衰固然可喜;另一方面,意象突兀、旨趣晦澀的詩越來越多,難免教人惋惜,那麼多的詩人竟然只滿足於無意義的碎語呢喃。

回頭來看甲木木詩友的詩。這些佳作精巧別緻,用典出入中西,宜於吟詠,不是自絕於讀者的呢喃。集中所有作品發表於兩岸三地的報章與詩刊,如這首:

〈儂情〉:「願在絲而為被/ 寒夜伴君側相隨……/ 願在林而為竹/ 撚成扇為君消暑……/ 願在紙而為詩/ 畫押成字與君讀……」。

詩中的句法、情思在在和陶淵明的〈閑情賦〉相呼應。更為可喜的,是詩後的註解:「蠶絲(意指禪中的摩尼寶)/人化中空的竹子/ 隱喻神妙的佛性吹拂/ 以紙畫押成文字般若」。以此註與詩互參,則深情別具禪理。

又如寫於普羅旺斯的〈山居歲月〉有這麼一節:「薰衣 / 望了我三個世紀/ 望穿成颯颯雨季/ 一如冷冷睡意 詩底/ 香氣總是幽然低頭不語」。一般人行萬里路而無詩,只好勤拍相片,以山水為輔,人物為主,作足鬼臉、擺足姿態,聊表道此一遊之意。詩人行萬里路,則納域外風物於方寸,出之以散發中國古典馨香的文字幽巧。

最後再舉兩首收錄於第5本詩集內的詩為例,看看詩人作品中的諧趣。

〈詩人的某一天〉開頭寫道:「詩人某一天的行程如下:/ 一大早先跟莊子逍遙晨跑/ 再陪詩人泰戈爾一起去賞漂鳥/ 邂逅了正捕風捉影的莎士比亞/ 為我解開五百年來虛實交錯的謎團」。結尾則「子夜和蕭邦一起彈彈琴/ 而撩撥的手忍不住想染指小夜曲/ 這牆要不是太高 早就翻出牆外去/ 唉 ! 整晚暗通款曲 幾乎逾越了/ 可是呢……又沒有…… 」。引中外名人為同調,語氣俏皮,讀來讓人莞爾。

另一首〈猜猜我是誰〉是詩也是謎語,頗有跨越文類的趣味:「狠角色/ 神祕/ 不挑食/ 打游擊是為了補充元氣/ 地域性不強/ 不見天日的地方/ 都是我們的比佛利山莊」。這首謎語詩的謎底,就留待讀者自己去揭曉。

美國詩人Anne Bradstreet 在詩集出版後寫了一篇〈The Author to Her Book〉,把結集的作品說是:Thou ill-formed offspring of my feeble brain.  Anne Bradstreet這麼寫,有其時空背景,而且我總認為其中帶著點作者自謙的意味。哪個母親在批評孩子小缺點的時候嘴角不帶著笑呢。詩友這本詩集裡的作品,當然不是ill-formed offspring ,希望讀者敬謹相待。期待第六本詩集面市的同時,諸君何妨以茶佐詩,「潤潤聲帶/ 可以開口朗讀」。

民國一百年二月十三日於府城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空對蓬窗煙雨斜 眾花千轉終是空 君不見 繫一身紅塵怨 細撿淚珠
  • 秋的協奏曲 天空碧澄如洗 我在祂眼裡 遠不如 一株海底珊瑚安逸……
  • 有風的纏綿隨之動漾 能教美人心跳出樂章 島上每人都有副金嗓 為人間天上聖音詠唱 奔放奧索尼情歌嘹亮……
  • 通過我的手心 讀你的悽愴 就靠著我這溫暖的臂彎 放心地嚎啕出曾經的辛酸
  • 海和天 永遠都在猶豫 要不要連一起 蔚藍奇妙無比 是隨身的好伴侶
  • 你怎能收割 那把心靈的乾草 我夢到它們 被一汪淒咽吶喊的海洋 給壓傷
  • 傾聽 一絲不苟 不准冷靜  摩娑 只許媚豔  撩撥 彩繪熾火
  • 與對街的秋颯 隔空對罵 祇許冷牆   不許熱瓦 也不許陽光懸掛 無法自制地對秋動粗
  • 在字帖上 妳摹想成奪目的小楷 可惜匠氣太重 溫潤不開墨色
  • 花和魚在池邊留言 都說要水 我自甘作冰奴 冷汪汪的寒泉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