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跑路潮 兩會代表推動地下錢莊合法化

【大紀元2012年03月13日訊】在中共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建議中國政府將地下錢莊合法化,以此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但也有學者指出,此舉將大幅度提高中國目前的利率水平,對經濟增長不利。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政協主席繆合林在星期天的小組討論會上建議,政府應允許地下錢莊合法化。繆合林指出,大型國有銀行通常不願意放貸給中小企業,造成很多中小企業轉向地下錢莊尋求融資。由於地下錢莊收取過高利息,而且缺乏監管和約束,因此引發一系列問題。

  

稍早,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在人大會議上指出,民間流動資金的氾濫造成非法集資、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以及高利貸等嚴重違法行為。

  

宗慶後也建議中國政府考慮讓部分地下錢莊轉到地上,成為由民間資本控制並且責、權、利統一的民營銀行。他認為,此舉不僅可以緩解民營企業融資緊張,而且能有效遏制高利貸等犯罪行為。

  

美國托列多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張欣對美國之音表示:「目前在金融方面還是國家壟斷的。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沒有辦法搞到錢。而且有的時候這些企業需要錢很急,於是只好到地下錢莊或者依靠民間資本來調解頭寸。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地下錢莊最發達的地方也是民間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比如浙江和廣東。」

  

據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惠譽估計,中國近期新增貸款中,大約有一半通過民間融資的方式進行。惠譽認為,商業銀行存款利率過低也是誘使儲戶另尋投資渠道的主要原因。

  

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則認為,允許地下錢莊合法化將導致中國利率水平的迅速提升,這將不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的公共融資需求。

中小企業倒閉驚心動魄

中國中小企業在去年下半年出現了一波倒閉潮,雖然工信部、地方政府和央行都出來否認這一現象,但是隨著溫州老闆跑路的增加,這一波倒閉潮是無法掩蓋的。

  

民間資本最活躍的中國大陸溫州,9月來不斷出現暴力討債、企業老闆出走和自殺事件。企業主逃跑欠下的債務動輒數千萬、上億元,牽連所及,供應商、上下游都會被累得陷入絕地,此起彼伏的騷動驚心動魄。

  

溫州老闆大逃亡現象,僅僅是中國私人企業境況的縮影。在中國大量央企、國企與民爭利,制度性歧視私人企業的前提下,私人企業倒閉潮恐愈演愈烈。為防範老闆跑路、惡意欠薪引發群體性案件,浙江有關部門監控的企業已經高達5000家。

  

造成沿海中小企業的困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資的困難,由於國有銀行在貸款方面對國有大企業有政策性傾斜,特別是2011年在央行緊縮信貸的要求下,很多中小企業很難從正規銀行獲得幫助,迫不得已尋求民間資本的幫助。

中共金融體系的致命傷

造成民間借貸興盛的原因是中共的金融體系的致命傷,國有銀行壟斷著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共所謂的改革就是國有銀行內部的競爭而已,民間銀行被嚴格禁止。

  

大陸的出口企業目前正面臨人民幣升值、需要放緩以及原物料、人工成本快速上漲等等困境,中小企業在利潤降低、資金籌措難的情況下,只好轉向民間灰色借貸市場。

從事建材生意的私營業主楊昊說,他的企業每次需要融資額度在100萬元以內,往往是訂單到了就要立即開工,對融資的時效要求很高,儘管不少銀行都開闢了中小企業專項服務,但競爭還是比較激烈,要排隊。「我等不起,只能通過民間渠道籌集資金。」

民間借貸市場的膨脹現象並不侷限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帶,中西部地區也有不少中小企業由於種種需求而轉向「灰色融資」。據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與高和資本聯合發布的《民間資本與房地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民間資本的規模遠遠超出業界預計,溫州民間資本5000多億元,山西有一萬億元,鄂爾多斯是2,000多億元。

  

《中國證券報》去年9月22日透露,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款出現罕見天文數目的負增長。9月份前15天,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存款較8月末減少4200億元左右。外界分析儲蓄資金大量流向民間借貸市場。銀行人士透露,現在銀行內部人都已經將存款從銀行取出,交給比較放心的擔保公司去放高利貸了。現在民間融資月息達2-3分,幾乎是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的10倍以上。權威人士表示,目前將近有3萬億元銀行信貸資金流入到民間借貸市場。

  

「高利貸」居高難下的融資成本,對企業盈利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加速資金鏈斷裂,加大企業破產倒閉風險。

  

2011年下半年在房市、股市受阻的大背景下,資金鏈斷裂、揹負高利貸的老闆只有跑路,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做為債主的老闆資金鏈斷裂。

    

大陸著名憲政專家陳永苗先生表示,中小企業實際上是中國實體經濟這一塊最主要的部分,基本上是中國製造業的主體。國務院出臺的扶持小企業方案,說明在實體經濟製造業這一塊中國出現了巨大的一個問題。他認為連溫州都會出現問題,比較可怕,還只是冰山一角。

  

他認為政府出的錢,最後都是流向國有企業,流不到民營企業。他說:「長期以來當局對民營企業採取天不高、地不遠的這種政策,溫家寶如果肯掏錢的話,也會像四萬億那樣流向國有企業,不會給中小企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