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言

禱告的力量

利用假期到教堂參加了一場教師生命成長的課程,活動內容別開生面,這是少數由基督教所辦理的課程; 活動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一位牧師,他帶領著我們禱告,也藉由禱告,希望這些師長,可以回到家裡,進到學校,也帶著孩子一起禱告。

牧師跟我們說,禱告並非只限於基督教,雖然禱告一詞的由來,是從國外基督教翻譯而來的,但歷經時代的洗禮,禱告已成了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的一項儀式。

禱告,讓我們學會感恩; 牧師請我們閉上眼睛,靜下心來,要我們回想這幾天來,你想感恩誰?這個「誰」不限定於「人」,可以是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也可以是沒有生命的; 起初,我以為要感恩的,大概只有父母、親朋好友,沒想到,在牧師的帶領下,我逐漸認知到禱告的寬闊性與踏實感。

「感謝神,讓我們有風雨,調合了我們的大地」、「感謝神,讓我們有豐富的食物」 、「感謝神,讓我們今天可以快樂的出門、相聚」、「感謝神,讓我有健全的身體」; 「感謝神,讓我可以坐在這裡享受精神糧食」,這些都是大家發自內心,最真誠的禱 告。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禱告的力量,它可以讓們學習到處處感恩,時時提點!

更重要的是,在「教孩子禱告」課程中,牧師舉了一些例子,說明原本頑劣的孩子,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禱告後,性情明顯變得溫和,對於許多人事物都變得比較有情; 這是「善」的力量,也是一種軟性的力量,它可以讓人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漸走向溫暖、光明、樂觀,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中輟學院、感化學校,總會請牧 師進到校園替孩子啟迪一般。

課程結束之後,我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禱告,告訴他們,只要在睡覺前,就要靜下心來 想想看,「今天要感謝誰」、「今天要反省什麼」; 每天從三個,逐漸增加到四個、 五個、十個,日積月累之下,他們明顯變得謙虛有禮,舉止也溫文儒雅。有時候,他們還會互相「比較」誰感恩到的數量比較多呢!

其實,感恩也未必只限於「正面」的,「負面」的情況也值得我們禱告,例如:「感謝神,雖然風雨很大,但至少讓我們還過得平安」、「感謝神,雖然生病了,但我還 有家人的陪伴」、「感謝神,雖然我現在沒有穩定的工作,但還有打工的機會」,這就是一種轉化情緒,化失落為能量的禱告方式。

我和孩子們都喜歡這樣的感恩方式,孩子說:「閉上眼睛想事情、說話很有趣!」確實 ,但更真切的意義其實在於,現在的社會極其忙碌,每個人經常只是抱怨、譴責,往往像「茶壺」一樣,一手插著腰,一手指著別人,卻做不到反求諸己、感恩他人; 也忘記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或許,多一點包容的心,多一點感懷,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平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