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藝術與生活

從未想過會與「書法」產生甚麼關聯,更不可能想到自己會與「它」結下這麼奇特的緣分。自小過動好玩,書法課的描紅、練字作業總是草草了事。隨意敷衍下對書法自然不曾產生興趣,甚至連些最基礎的常識也雙手奉還給學校。升學的壓力、五光十色的娛樂讓「書法」離我越來越遠,壓根沒想過有一天「書法」會走進我的生命,影響我看世界的方法和態度。

大學租賃的房東是個國中退休的美術老師。他退而不休的娛樂是下田後放一張適切心情的唱片,配上一杯茶,從容地在地下室寫書法。他說:「有三年的畫家,沒有三年的書法家。」畫畫的技法可以靠苦學掌握速成,但書法卻要從「心」開始鍛煉,惟有每日不間斷才可能有所成。

房東先生讓我動了練字的念頭。或許有時候「藝術」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和態度,我們總囿於既成、概念化後的觀念,忽略了事物本身給予人們最初的真實感受。

課業、學生會還有各式豐富的大學生活,讓每日練字變成每週練字,不久後是一個月練幾次,最後終究擱下了。在大學最後的那個暑假,突獲房東先生罹癌末期的消息,重訪久未傳出悠揚樂曲的地下室,看見房東先生用顫抖的手寫下的詩句,筆墨間的神情躍然紙上。在字裡行間我彷彿看見了用生命在寫書法的身影,或許他不是名家或大師,但的確是藝術的實踐者,平凡卻最為難得。

研究所時結識了一位客座教授,老先生年逾七十,卻暢行無阻於網路,保持著年輕時對世界高度的熱情與投入,小至電影娛樂,大至國家民生,時常寄來有趣的文章和自己的想法。他充分享受現代的便利,卻從不曾忘卻兒時的記憶和技藝。當老先生視力退化,被醫生告誡莫再讀書、看報的時候,卻仍提筆練字,或許對他來說,書法根本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藝術」,而是一種「生活」的基本元素。紙筆墨硯為何不能是茶米油鹽?

收到老先生寄來的信件,這回不是e-mail,而是一封草書所寫的短箋,心裡沉甸甸。或許在過於匆忙和豐富的生活裡,我應該試著反璞歸真,靜下心感受生活最初原始的滋味。

--轉載自《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