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休假式治療」——外媒語境下的複雜中國

【大紀元2012年02月20日訊】2月17日南都週刊發表了一篇《「休假式治療」——外媒語境下的複雜中國》,報導稱,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能像當下中國那樣,每天都在製造新話題,不間斷地為英文世界增加各種新鮮詞兒。

報導從「休假式治療」由來談起。2月8日11點左右,重慶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稱王立軍因為身體原因,「現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療」。不到30分鐘就被轉發超過1.8萬次,評論超過6千條。不過很快該條微博被刪除。兩小時後,相同內容的微博再度發表。重慶官網微博致歉:因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造成網友不便,敬請諒解!

報導認為,如果不是中間被刪了一兩次,它具備成為轉發次數最多的微博的潛質。貼、刪、貼、外加致歉,這些戲劇性的舉動,讓「休假式治療」大熱。

「休假式治療」,按字面推,中國人倒也能理解,但這些有中國特色的新名詞,令西方媒體夠一番折騰的。

報導舉例西方各媒體對「休假式治療」的翻譯:多數英文媒體如CNN、法新社、彭博社等,譯為vacation-style treatment。而美聯社與《金融時報》則用:vacation-style therapy。BBC:holiday-style medical treatment。路透社:taking 「therapeutic」 leave。

報導認為,「休假式治療」還不算是難度最高的,而像維修性拆除、輕度性追尾、釣魚式執法這類層出不窮的新詞組,英文媒體的同行們無法不抓耳撓腮。還有類似「二奶」、「山寨」、折騰「不折騰」、草泥馬大戰河蟹等。

報導認為最難搞的,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給出的難題。在中共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的大會上,胡錦濤在講話中的一句「不折騰」,官方媒體描述說:難倒了國內外媒體界的雙語精英。中新社說:「不折騰」怎麼翻譯?這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任小萍在中國外交部網站上發表文章,將其譯為「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任大使認為自己翻譯最佳,對「折騰」的描述最精準。

南都引用媒體報導說,國務院新聞辦的發佈會上,當有記者問到與「不折騰」有關的問題時,現場翻譯乾脆根據漢語拼音念出「buzheteng」,會場笑作一團。

報導說,西方翻譯的「休假式的治療」讓人不明就里。用網友的話說,其實就是「雙規」就比較清晰,外媒也不陌生。《華爾街日報》在報導深圳市長許宗衡被「雙規」時,就直接用了shuanggui。

就在王立軍「休假式的治療」的新聞出來後第二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努蘭(Victoria Nuland)表示:Wang did visit the consulate and he later 「left the consulate of his own volition 」。

美國國務院的 「left the consulate of his own volition」的含義,谷歌翻譯立功了,王在「美領館留下了意志」。

報導說,當然,準確的翻譯是「他自願離開了美領館」。但相當多人還是相信,王真在美領館留下了他的意志。這也順帶讓seek refuge(尋求庇護)、political asylum(政治避難)等成了熱詞。

報導認為,種種有中國特色的英文翻譯,一定程度上輸出著其價值觀。如今,外媒和西方人正試圖從這些新造詞新聞事件裡讀懂中國。

(責任編輯: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