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張煒:十八大不可能實現政治上的「非毛化」

【大紀元2012年11月09日訊】最近,關於中共將在十八大拋棄毛澤東思想的說法十分盛行。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執政集團在薄熙來事件後對黨內外極端頑固派利用毛澤東反對一些現行政策的現象進行反思之後所採取的應對措施;更有人認為這是黨內改革派戰勝頑固派的結果,標誌著十八大之後政治體制改革將列入議程;還有不少評論家甚至認為這是十八大將毛澤東思想從中共黨章中刪除的前奏。

所有這些說法和評論似乎源於官方新華社對9月28日和10月22日兩次政治局會議的兩次報道。在這兩篇報道中,該社一反過去的習慣做法,沒有提「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只提到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這些微妙的變化被人解讀為中共全面「非毛化」的前兆。

這兩個報道與近幾年來胡錦濤的多次講話是一脈相承的。在胡錦濤那裡,他的「科學發展觀」和「親民」思想是毛澤東在思想上的「重孫子」,而且這個「重孫子」在血統上比起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的「三個代表」 在血統上更純正,是毛澤東思想的真傳。在許多場合,他對毛澤東思想的省略,只不過是為了突出他執政十年的功績而已,絕對沒有丟掉毛澤東思想的「非分之想」。

過度解讀

那種認為胡錦濤在任期的最後幾個月會採取如此政治動作的分析純粹是一種一廂情願的過度解讀。事實上,是否應該實現全面的「非毛化」與中共是否願意和能夠「非毛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毫無疑問,以毛澤東思想為旗幟的僵化的政治教條早已經成為中國向一個真正的現代國家演進的桎梏。但是目前的執政集團是現狀的受益者,他們沒有改變現狀的動力。

應該說,部分實用主義的「非毛化」從鄧小平時代就已經開始。農村的家庭承包責任制、城市的私有企業發展、與西方國家日益增多的貿易和經濟往來,這些政策都是毛澤東生前所深惡痛絕的,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都逐漸實行了。這些共產黨為了維持其執政地位不得不在經濟領域裡實行的「非毛化」。

中國共產黨沒有意願、也不具備能力在政治上實現全面的「非毛化」。這裡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為毛澤東是這個黨重要的執政合法性來源;其次是因為這個「前現代化」的政黨,由於先天的局限,無法找到一個能夠替代毛澤東主義的執政理念和實踐;三是,目前的領導人都是毛時代成長的聽話的「好孩子」他們不具備拋棄毛澤東的遠見和膽略。

筆者認為目前的領導人都是毛時代成長的聽話的「好孩子」他們不具備拋棄毛澤東的遠見和膽略。

合法性

沒有毛澤東帶領這個黨在蘇聯的援助下奪取全國政權,這個黨只不過是一股山溝裡的流寇。可以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和他們的後代常常「理直氣壯」地聲言,這個政權是他們用槍桿子打下來的,「打天下者坐天下」就是他們的合法性。顯然,丟掉了毛澤東,就等於丟掉了合法性。

共產黨曾經公開聲言,其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靠的都是「兩桿子」:即筆桿子和槍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民眾的覺悟,當騙人的「筆桿子」不再具有效用的時候,就只剩下槍桿子了。今天的共產黨是一個充滿腐敗的利益集團,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依靠強權甚至暴力來維持。放棄毛澤東,等於公開宣稱放棄暴力鎮壓,也就等於放棄了政權。在社會危機頻發的中國,對執政者來說,這是一個近乎不可能的政治選項。

與鄧小平和江澤民相比,胡錦濤的執政理念更接近毛澤東思想。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成長於毛澤東時代,世界觀形成於中國思想控制最嚴密的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創造性的一代政客,更由於這一代人是毛澤東創立的集權政治體制和市場化、全球化的經濟制度嫁接的最大受益者。

無論是出於思想局限性,還是利益局限性,他們都不會也無能做出在政治上「非毛化」的選擇。

雖然徹底的「非毛化」不符合執政黨的一黨私利,但是它是中國成為一個受世界尊重的現代國家的前提。

無論是早還是晚,這是歷史的必然。遺憾的是,這個歷史的進程恐怕需要經過一個曲折的過程,甚至可能帶來社會陣痛。任何人為地阻撓這個進程的努力都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中國執政集團拒絕這個過程,只不過是一種自私而絕望的掙扎而已。

(作者: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張煒)

(轉自BBC,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