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起源

人類文明與人體生命之正見(三十四)

另外,視野過細,也會導致思路狹窄,對事物的因果關係無法透徹梳理,從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現代西方醫學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是對人體缺乏整體認識的直接結果。

其實,也許這種一味細分的方法來認識一個事物或者整個世界並不是必需的,比如:

我們人通過視覺去認識一片森林,我們不用一棵樹、一棵樹的輸入自己的思維,最後歸納出來這些樹木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程度,所以這是一片森林;不是這樣的,我們一眼看去,這個整體形象就知道這是森林;看一個照片,我們不必像計算機那樣,一個像素、一個像素的傳輸進大腦,而是一個整體的很模糊的感覺就能夠告訴我們照片裏的是甚麼事物或景象了;我們認識一個人,不需要去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手、腳這樣逐個去辨認和識別,甚至在幾十米遠處,哪怕一個籠統的大體輪廓,或者抽象的背影、神態,就能斷定這是自己認識的某某人……

可見,對我們認識具體事物或者整個世界而言,那種一味拆分再組合,尤其是往往最後忘記或無力去組合的方法,根本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種高效的方法。世界上肯定存在「一味分解」之外的途徑的,因為我們人類的認知的本能當中,已經含有許多的能力,比如剛剛所講的人類對於「整體」的、「模糊」的、「籠統」的、「抽象」、「精神」等方面事物的感知能力。

辯證的看問題方式本身還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一旦走了極端就不好了。其實,中國傳統思想有一個可以相對應的思維方式是很好的,叫做「相生相剋」,顧名思義,它是包含了兩個部分的。然而我們現代主流科學中的辯證法也好,或者「分析」的研究方法也好,乃至人思想領域的個人主義,都是在一味分解,忘記了組合;只有「相剋」,卻沒有「相生」了。這種現象推而廣之,使得現在我們在研究大自然中,懂得了一點皮毛的規律,剛剛一知半解,就想近期得利,讓外在的世界統統為自己服務,盲目改造自然,而不是如何與自然謀求和諧共存,忘記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相生」,遑論「天人合一」。(待續)

--摘編自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