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識「中國聲樂」內涵

作者:吳芮芮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古時音樂用來治病。

後來古人發現草也可治病,所以就在音樂的「樂」字上加了個草字頭,變成「藥」,中原人至今仍然說吃藥(音「樂」),而不是吃藥(音「要」)。

聲樂大賽的評委認為,聲樂未來之路是西方技術與中華正統文化的結合。借鑑西方技術,唱出中文歌詞美麗的聲音。攜帶神傳文化信息的國語歌詞、優美的旋律展現正統中華文化,提升境界。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五日到十七日,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考夫曼音樂廳(Kaufmann Concert Hall)舉行。此次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吸引了百餘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希臘、荷蘭、西班牙、阿根廷、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的聲樂人才。

從比賽內容看,這次聲樂大賽分為「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兩個競賽單元。這兩個單元的設定本身充份體現了中國聲樂的特殊性--一個能夠包容西洋正統聲樂藝術和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的具有高度綜合性的聲樂文化形態。

其中,中國傳統聲樂藝術這個部份,又因為具有數千年的歷史積累,而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使得中國聲樂具有區別於其他民族聲樂品種的重要文化品格。「中國聲樂」正在成為一個綜合性極強的聲樂品類。

從初賽到決賽歷時三天的聲樂大賽,如同一幅中國古典畫,在現代曼哈頓場景下,以聲樂繡出中華正統文化點點滴滴的美好,絲絲縷縷都透出香醇的古風。

這幅畫卷徐徐打開,在最後一晚的神韻藝術團壓軸演出中展現出全貌,為選手、評委與觀眾揭示聲樂未來之路。

中文歌曲是華人聲樂之本

十月十七日,評委會主席關貴敏宣佈決賽正式開始。(攝影:戴兵/新紀元)

規定參賽選手在複賽和決賽曲目中均必須選至少一首中文歌曲。這也是切合大賽「弘揚中華文化」宗旨的一方面。

從這次比賽的特點來看,「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只是「中國聲樂」的兩種不同的技術表現方式和風格類型,二者相互融合、互為補充。「中國聲樂」 既可以運用西洋美聲唱法來展現中國古代詩詞歌曲的意境,也可以通過運用民族演唱方法,使本來具有西洋藝術特徵的現代藝術歌曲具有很強的民族表現力。

聲樂大賽評委之一的楊建生是維基百科列出的七位世界著名女低音之一,自一九九七年在德國漢堡舉行中文作品音樂會後,她發現演唱中文歌曲是獨特的。她立志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於這次的聲樂大賽,她覺得「沒有白做」。不少選手賽後找到她,表示今後要潛心研究中文歌曲,更進一步地展現中華文化內涵。她說,「對於藝術家來說,我想比賽不是最終目的,境界的昇華和提高才是最終目的。」

她認為,經過這次聲樂大賽,華人聲樂家將在演繹中文歌曲方面慢慢形成一種氣候和趨勢,在華人和國際聲樂界將樹立屬於華人自己的風格。

大賽評委會主席關貴敏是許多中國觀眾都很熟悉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早年是學習西洋歌劇出身,後轉向演唱中文民歌和藝術歌曲。近年來,他參加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表演,活躍在世界舞臺。

他演唱中文歌曲幾十年,對中文歌曲深有研究。他認為,中華文字是神傳文字。中國人傳說是倉頡造字。那麼多方塊字,每個字都寓意深厚,人如何能創造出來?關貴敏介紹,最早的樂器是鼓,黃帝戰蚩尤時,用夔皮鼓(夔是傳說中的動物,有龍的鱗紋,只有一隻腳和一條腿)把敵兵的魂震出去了。後來又製造樂器為這些士兵招魂。古時音樂是用來治病的。後來古人發現草也可以治病,所以就在音樂的樂字上加了個草字頭,變成了藥。中原人至今仍然說吃藥(音「樂」),而不是吃藥(音「要」)。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這在文字、音樂、繪畫等方面都可以看出端倪。

他又舉例,中國人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中國人講五行,「東西南北中」對應的是「金木水火土」。買東西等於是買金木,當然是好東西。如果買水火,不是把你買東西的籃子搞壞了?「中」是「土」,也不值錢。所以「東西南北中」裏面只買「東西」,而不買「南北中」。

中文文字本身含有的豐富內涵,為華人聲樂家帶來難度,但也為他們唱出自己的風格,展現中華文化提供深厚基礎。

楊建生在中文演唱方面也很有心得。她表示,中文字是方塊字,寫起來是方的,唱出來也是方的。唱歌講究字正腔圓。中文方塊字既要咬字清晰,又要能最後唱圓,即產生共鳴,字頭、字腹、字尾都要交代清楚。如一個「我」字,字頭是「烏」的音,字腹是「噢」的音,字尾的韻腳落在「哦」的音。

中文歌詞本身就具有旋律,再加上曲調,還有中文特有的陰陽十三則,比起外語幾個元音就可以涵蓋的發音規律來說,中文歌曲在技巧上和韻味上都給演唱者提出高層次的挑戰。

關貴敏的觀點是:「一個中國人,在西方的聲樂路上走下去,一定會被別人的文化吃掉。」

華人是特別的管樂器

從事作曲指揮工作超過四十年的蔣自康先生,是從上海戲劇學院退休的音樂資深人士。他看過聲樂大賽複賽後表示,在紐約舉辦這個活動,把華人聲樂推上國際舞臺,對華人來說非常重要。

他說,西洋歌曲技術硬性指標佔多數,懂得了一加一等於二,就差不多可以了,至少在臺上不會露怯。當然高層次也可以經自己演繹,唱出二加二等於五的個人風格。但是基本的硬性指標達到,就有起碼的保證。然而,唱民族歌曲時,即便做到了硬性指標一加一等於二,也可能表演很糟糕。原因在於民族特點沒有掌握。

中華民族特點精髓在何處?為何華人演唱者演唱中文歌曲的心境對演唱水平的影響要比同程度的西方人唱西洋歌曲大?韓素秋是這次華人聲樂大賽評委之一。她有近五十年聲樂教育工作經驗,在中央民族學院工作二十多年。

她介紹,人身體唱歌是個管樂器,要通了,唱歌才好。而中國人是比較文靜內向的文化風格,是特別的「管樂器」。

中國人講究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同的內臟對應不同的五行。如果這個人是個急脾氣,著急上火,可能嗓子疼、牙疼;如果心境不好,內臟運行起來,氣就淺。而運氣呼吸對唱歌至關重要。唱歌要求腹部呼吸,氣入丹田,血液循環要呈良性。當人道德水平高、心態祥和,身體狀態就好。而心境不好時,人的肌肉、氣息都不在最佳狀態,氣就不夠用,血液循環也不行。

她講,好的聲樂家身體都很棒,眼神單純善良。如果唱歌時,身體五行運轉非常好,唱歌時產生的美的聲音和善的能量能令觀眾受益匪淺。

聲樂未來在東方

紐約南威聲樂學院聲樂教授高為量(左)讚譽本次大賽:「這次比賽的參選人數和曲目範圍之廣、選手水平之高,可以稱得上是聲樂界的奧林匹克。」
(攝影:戴兵/新紀元)

著名女低音楊建生告訴本刊記者,在賽後與選手交流中,她問一些選手有沒有想過世界音樂未來走向是在東方?選手們反饋他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楊建生表示,作為一名表演藝術家,就要站在藝術家的視野,要從更高的角度來看未來專業走向。

國外許多聲樂家和古典音樂大師都覺得聲樂未來在東方。一方面,是西方的聲樂創作素材已經非常局限。另一方面,技巧的追求也已經達到頂峰,盛極而衰。西方著名的歌劇,那麼幾十齣,如果稍有改動,就失去其味道。而近代創作素材的缺乏和技術發展空間的縮減都造成很久以來西方聲樂界沒有再出現經典的、有份量的作品。

用關貴敏的觀點來說,就是「技術的美把內涵的美掩蓋掉了、限制住了。」西方歌劇有點像中國傳統京劇一樣,形式的美已經限制了內涵的美,不能改動。改動了就變味了。

楊建生表示,中華五千年文化中一代代民族精英,故事寫不完。這裏面隨便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歌劇創作素材。技巧是為內容服務的。沒有內容,那麼就只能在技巧上做文章。所以創作素材非常重要。中華文化歷史所賦予華人的文化傳統內涵是未來聲樂在東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華正統文化是聲樂未來之路

七十一歲高齡的著名男高音儸伯特‧懷特(Robert White)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任教十五年,並多次應邀到白宮為美國總統演唱。懷特認為,新唐人在紐約舉行首屆全世界聲樂大賽是輝煌的嚐試。(攝影:衛君宇/新紀元)

新唐人聲樂大賽強調參賽作品不得有歌頌中國共產黨或者中共黨文化的歌曲。

楊建生介紹,中央樂團有一個創作班子,每年去民間采風,最後出來幾首歌。大部份都扔掉了,只因為不是在歌頌中共。在中國大陸,她覺得自己不能稱之為藝術家,只是一個「黨」的工具而已。

評委之一、天音樂團指揮陳汝棠先生表示,首屆「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為被中共黨文化禁錮的華人藝術界另辟創作和表演空間,為華人創作和表演屬於自己的傳統文化的藝術提供一個很好的舞臺。

過去幾十年的聲樂教學,韓素秋心裏一直有一些困惑:正統音樂空間和市場越來越小,中國聲樂界地方戲曲口傳心授,沒有形成系統,遇不到好的傳人,甚至寧願把絕活帶進墳墓;少數民族地區民族的歌曲是自生自滅的唱法,也缺乏系統;漢族的一些民間曲調受方言局限。誰都屬於中國,可誰也代表不了中國。中國目前權威的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及上海音樂學院都是崇尚西方。

在神韻巡迴演出期間,關貴敏深深體會到西方社會也在尋求中華神傳文化的底蘊。他說,只有擺脫了中共黨文化,中華藝術瑰寶才能真正放射光芒,華人藝術家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

本文轉自第43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大陸假冒人參產品情形嚴重,為有效遏制製售假劣人參產品,中國大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近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全面對人參產品進行一次專案檢查抽驗。新華社報導,最近大陸藥品市場中人參產品的問題極為嚴重,品質較差的人參混充高級人參,以假人參冒充真產品,產品的標籤、說明不實,特別是以生曬參假冒生曬山參、野山人參、野山參等情形最為猖獗。這次檢查抽驗的重點地區涵蓋人參產品產地、大陸十七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人參產品主要銷售地區、零售藥店等。
  • 蓋洛普調查指出,92.4%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在這些科學家看來,科學與宗教並非是排斥關係。他們可以一方面探討世界的奧祕,一方面讚歎神的偉大。
  • 郭文通是慶都人,在明朝嘉靖末年(1522年~1566年),做了碣石衛經歷官,當時出征討伐賊寇的各路將領,都打了敗仗。百姓們人心惶惶,官兵們無心拒賊,唯獨郭文通軍紀嚴明,士氣高昂……
  • 「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國人如何「擇婿」?榜下捉婿、以聯選婿……不同的擇婿方式顯示不同的價值觀與智慧。
  • 湯斌,字孔伯,是清朝河南睢州人,是當時的名臣,康熙時被任命為江蘇巡撫,他奉旨前去赴任時,一路布衣牛車,只跟了一老人作為隨從。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年輕官員,衣冠華麗,騎馬的隨從眾多,這些人一會兒上前面,一會兒上後面,時不時的就碰撞到湯斌的車馬...
  • 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遊說,就好比請野獸上西餐廳,讓飛鳥去音樂館聽貝多芬一樣......
  • 預言,就是預先說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小的預言是預言某個人某件事,或者預言某個人一生的命運;大的預言是預言某個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興衰治亂。
  • 答應別人的事,就應秉持「真」的原則,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做到,這是為人處世之本,是一種傳統美德。看一看這些不惜身家性命而謹守守信重諾做人準則的古人,真是令人由衷的欽佩。
  •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在女兒出嫁那一天流下不捨的淚水,甚至失眠。如果女兒婚姻幸福,那麼父母便是在夢中也會笑出聲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