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隨筆

電影筆記:次郎夢見壽司(Jiro Dreams of Sushi)

握壽司,一種用手握製的米食。米飯的鬆緊、壽司的大小、海鮮與米飯的比例……直接傳遞著施作者的細微動作與意念。一口壽司,既是食物,也是廚師與食用者之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微妙溝通法。

「Jiro Dreams of Sushi」中文譯為「壽司之神」的紀錄片,封面只有一個表情嚴肅的老人,皺紋、老人斑裡,究竟藏著什麼壽司的祕密呢?

85歲的小野次郎,是現在仍在活躍,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主廚,與壽司為伍75年,但做壽司的創意,仍源源不絕地在他的腦海湧現。英文片名更貼近導演與主角的內心。

是的,「夢」,這是一個關於夢想、關於熱情的故事,有對完美無止境的追求。因此,這與年齡無關,這與幾歲退休的成規無關,有夢的心靈絕對是年輕而躍動的。小野次郎老先生笑起來的樣子,依然很年輕。

職人的世界

米其林三星主廚的稱號,並不是一個人的堅持所能成就的。電影以小野次郎為主軸, 開展出日本專業人士敬業、一絲不苟的文化。那是一個社會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所積澱出的道德價值與生活態度。

穿梭在築地的魚市場,聆平時寡言的父執輩隨口說出擲地有聲的道理。

蝦販爺爺說,現代人只想找休假多、輕鬆、薪水多的工作,卻沒有想到提升自己的技術。

至少已經傳承三代的鰻魚店老闆說,如果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就會發現是在欺騙自己,會很沮喪。

每一個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後都有一個可以無止境提升的世界,可提升的方法,除了踏踏實實的工作、磨練再磨練,沒有捷徑可言。

職人的世界,也是搏感情的世界。蝦販爺爺看到好貨色時,會自然地想到:「這可以給次郎!」米販爺爺的好米不會賣給大飯店,即使他們開口,因為「買回去他們也不會煮」、「這種米只有次郎的學徒會煮」、「不是錢的問題」……一句話,道盡了職人對食材的瞭解和職人間惺惺相惜的情感。

這部片也賺人熱淚,當資深學徒說起工作十年後,終於開始學煎蛋(玉子燒),最多一天煎了四個,但總沒達到師父的標準。直到200次的失敗、好幾週後的某一天,第一次煎出合格的玉子燒,次郎改稱他為職人時,他內心激動又強忍著不表現出來。那看似平淡的言語,即使觀眾聽不清他說什麼,淚水都會自然地噴出來,感受到過程艱辛的成分,並跟他一起歡呼。

小野次郎對大兒子小野禎一的要求,更像一位嚴格的導師,當「精益求精」的態度養成之後,兒子將有能力一直在達到完美的路上走下去。

鮪魚不見了

從環保人士的角度,日本料理亭可能是鮪魚殺手,但在職人的眼中並非如此。小野禎一(約50歲)說,小時候壽司很貴,很少吃到,現在壽司在超市、便利商店都買得到,壓低價格、大量販的結果是鮪魚需求大增,未長成的幼魚也被一網打盡,成魚也就越來越稀少了。

這些與海產共生共榮的職人們和環保人士一樣渴望海洋生態的平衡、一樣渴望漁業資源生生不息地留給下一代。這樣看來,廉價傾銷的誘惑似乎才是漁業資源瀕危的主因,與其一味簡化問題,禁止獵補,身在供需體系中的消費者難道不需要省思,在購買廉價、快速的產品時,有多少成本是環境買單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