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壇博覽

《優尚生活》大師創藝展台風

【大紀元2012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文君香港報道)看過無數大師的作品,您未必看過這個;走過大江南北,參拜無數廟宇,您未必見過這些。在台灣,有著國畫大師之稱的陳士侯和雕刻了絕版銅雕「二十四節氣」的蕭任能大師,以及薄胎碗大師黃正南的作品,還有蔡志忠、劉錫堂等台灣多位頂級大師的瓷器及雕塑作品,日前在香港展售,讓港人有機會目睹台灣名家的藝術作品,領略另一番風味。

在裕華國貨與台灣官民部門合辦的「台灣文創藝品展」揭幕當天,台、港各界知名人士雲集,主禮嘉賓是來港簽訂新航約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朱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張曼娟等,展品包括台灣國畫大師陳士侯和許多頂級大師的作品,甚至是絕版之作。展售場上,顧客亦反應積極,一些訂價由數千至幾萬元的作品,轉身就被人買走。這也是令筆者驚訝而想探知究竟的。



台港重量級人物出席「台灣文創藝品展」剪綵儀式。(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台港重量級人物出席「台灣文創藝品展」剪綵儀式。(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台港重量級人物出席「台灣文創藝品展」剪綵儀式。(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陳士侯先生在示範他的瓷畫「發聲」碗(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陳士侯先生在瓷盤上作畫助興(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瓷盤展現游魚百態

踏入展場,全層擺滿了來自台灣的各式工藝品和食品。只見一位面色紅潤、態度和善的老先生正一手拿著一隻大碗,另一隻手的手指在碗邊輕觸滑動,發出悅耳的響音。這是陳士侯老師在示範他的瓷器,那看似普通,卻說不上哪裏不普通的碗,不僅漂亮,還會「唱歌」。

一生追求和研習畫藝的陳士侯老師,現年55歲,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及玄奘大學,從事瓷畫創作多年,常往返新北市鶯歌區創作陶瓷作品,以往作品皆以立體造型瓶為主,後又大膽嘗試,將鍾馗捉鬼的各種形態躍現於瓷杯、瓷壺上,此次展出的作品則是以魚為題材的盤中瓷畫。陳士侯說,他在台中的清水鎮長大,因自幼在海邊玩耍,因此對魚也更熟悉。於是,有了一個想法,要把這神奇的供給我們日常飲食的海底世界的動態描繪出來。就這樣,幾乎整年的時間他背著小冰箱奔走於南北東西海岸線,在不同漁船上打撈的魚中搜尋自己的「目標」。挑選出來後,放到自己的冰箱裏,背回來,擺出各種形態的姿勢而臨摹出各具形態的魚來,然後又自己買來粘土,捏製成各種形狀的盤子,精心燒製出來。

無論盤子的形狀還是質地,似乎都和我們常見的不同,有的看似普通但卻是非常可愛的瓷盤,加上上面栩栩如生的魚畫,讓人忍不住想要收藏和當擺設用。

為何看起來這樣與別不同?陳士侯解釋說,這要從台灣的歷史說起,台灣有百年歷史,大體分為日治50年和國民黨統治50年。因此,台灣瓷器很大程度上受日本技術和文化的影響,無論粘土的土質還是形狀的設計都充滿日本風格,這與大陸產品截然不同。雖然大陸有景德鎮等出名的瓷器,在他看來仍比不上台灣所產,為甚麼呢?陳老師說:「是氣質不同。」

由開始至今,陳士侯已將大約五百種魚類繪在瓷盤上,不僅將大自然賜予其家鄉的物產真實地呈現,更存有感恩之心,恭敬地描繪出來,供人欣賞和更多地了解,進而珍惜海洋資源。畫完後,作為臨摹樣本的魚也許成了人們口中的饗宴,但其形態卻留在了人世間,供人回味。筆者對陳老師說:「如果您請我吃飯,我會說:魚您吃了吧,盤子我帶走吧。」他笑著說:「很多人都這樣講。」



陳士侯先生的瓷魚盤(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黃正南先生的薄胎透明壺,上面刻有佛教經文,在燈光和日光照射下,可透過每個字看見光亮。(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蕭任能先生的銅雕絕版作品「二十四節氣」(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台灣大師級作品,小沙彌百趣圖。(攝影: 王文君 / 大紀元)



台灣大師級作品,小沙彌百趣圖。(攝影: 王文君 / 大紀元)



台灣大師級木雕壺,打開壺蓋,可聞到原木的純香味。(攝影: 王文君 / 大紀元)

大師級絕版銅雕塑像

從陳老師的瓷盤,到一尊尊銅雕佛像,到黃金畫,到蓮花等自然景物,筆者似乎在循著台灣工藝品大師的足跡,探尋其創作靈感的來源。看到蕭任能先生的絕版銅雕「二十四節氣」和銅雕塑像,但見人物神態活靈活現,筆者禁不住脫口而出:「我想見這位大師。」

「他不會見你。」來自台灣彰化的周平先生回答說。周先生自我介紹是這批珍貴藝術品的採購幫辦,不僅熟悉這些大師的脾性,更懂得他們的作品以及所用材料的屬性。他透露,蕭任能先生大部份時間是在山上,在寺廟,不會見人。

追尋大師們的足跡,看到的不是形態各異的小沙彌練功圖,就是葫蘆、蓮花,以及將經文刻於茶壺或大的龍柏木、牛樟木、檜木的壺上。還有就是岳飛、關羽等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忠」與「義」等正氣凜然的人物雕刻。可見,大師們所表現的,既有對神佛的敬仰,也有對古代偉人的推崇,以及對大自然美態的描繪。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來自台灣的大師級文創藝品(攝影: 鄺天明 / 大紀元)

展現創意與生命氣息

至於台灣工藝品和大陸的有何不同?裕華國貨董事副總經理李潤基說:「感覺台灣物產豐富、有活力、有朝氣、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台灣幾十年來社會穩定,民生節節上升。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不同,大陸經過十幾年的動盪,他們一路好安定。而且,兩岸的社會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所以,你看他們的工藝品、食品,我可以聞到一些氣味和內地產品不同的,感覺上不同的。我想聞出來到底是甚麼味。」他認為,台灣工藝品時尚、國際化,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結合,有創意和生命的氣息。◇

刊於香港《優尚生活》第二十四期

(責任編輯:澹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