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新聞

中美混血兒尋根 求助中華公所

【大紀元2012年0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安雯紐約報導)對「落葉歸根」這句話含義理解之深刻者莫過於在美華人,特別是早期華裔移民在美國打拚闖蕩,可以說是步步維艱,許多人最後只得終老異鄉,無法魂歸故里。由於要用字母拚名,許多人的名字與原名差別迥異,使得後輩日後的尋根之途充滿荊棘。中美混血兒Marlene Won就是無數早期廣東籍移民後代遇此瓶頸者的一個典型例證。

中國新年記憶溫熱

「我20年前就一直想找到中國爸爸的親人,卻沒有賦予行動。這次,希望華人社區幫我打開一扇尋根之門。」不久前,Marlene Won在兒子安東尼的陪伴下,求助中華公所,希望幫助尋找已故廣東籍父親的中國親人。現在其子也加入母親尋根之旅,盼望借助華人社區力量完成母親多年宿願。安東尼說,母親就像生長在大樹上的葉子,雖然和中國遠隔萬里,但心裡一直和祖父的國家的根莖相連。經過他們母子的共同努力,相信總有一天能夠找到母親在中國的血脈親緣。

Marlene Won說,她的母親原本持有廣東籍丈夫的身分證件,但在年代流逝中不幸丟失,後來她的母親也過世了,尋根的願望變得更加渺茫。



Marlene Won與其子安東尼。(攝影︰蔡溶/大紀元)

Marlene Won表示,父親於1911年出生,30年代背井離鄉到美國打工,1940年在新澤西紐渥克(Newark)的一家洗衣店工作,1950年在曼哈頓勿街 10號一家餐館做廚師,當時住在布隆街300號公寓。1955年因老闆退休出售餐館,父親也失去了工作,全家15口人搬離華埠,父親轉至北卡州工作5 年,1963年患肺癌,1968年在大都會醫院(Metropolitan Hospital)過世,享年56歲。其父於華永生殯儀館出殯,當時有不少華人出席,她猜應是多年來一起共事的工友。

Marlene Won說,她對父親的記憶停留在50年代,一直和中國城分不開。6歲到12歲期間,父親每個星期都帶她吃中餐,看中國電影。一到中國新年,父親會把一個大書包裡裝滿了利是封紅包送給她。新年就像一條紐帶把自己和中國連在一起。

蛛絲馬跡一線希望

目前,她手裡的證件是父母親當年的結婚證書,上面父親的名字拚為Eng Mon Won;另外一線希望,就是1952年她年僅6歲半夭折的妹妹(Leeandra Won)的死亡證書上,喪葬儀式主持者一欄出現了BenJamin Kimlau的名字,而不久前在退伍軍人會紐約第1291分會(紐約華裔退伍軍人會)的傳單上赫然看到BenJamin Kimlau名冠其上,因此給她的尋根之旅帶來一絲希望。

日前Marlene Won在兒子陪伴下來到華裔退伍軍人會尋找這位叫做Kimlau的人。華裔退伍軍人會幹事梅本立接待了他們。梅本立表示,紐約華裔退伍軍人會於1945年成立,早期曾被稱為劉國樑(BenJamin Kimlau)中尉紀念會,用以紀念劉國樑1944年二戰時期為國犧牲的英烈事跡,除以其名冠紐約華裔退伍軍人會外,並在華埠今日的且林士果廣場中心(原名劉國樑廣場)設立華裔軍人忠烈坊勿街,以此紀念。梅本立說,有可能華裔退伍軍人會當時捐錢給華永生殯儀館支付了Leeandra的喪葬費或公墓的下葬費,但劉國樑烈士本人與華永生殯儀館沒有關係。雖然無功而返,Marlene說她會繼續鍥而不舍的尋覓自己生命的源頭。

兒子的中國情

決定幫助媽媽完成尋根之旅的動機緣於安東尼1989年中國留學經歷,在廣州中山大學一年的中文學習使他感受頗深。回國後,學習工程系的他轉到了亞洲史,專攻亞洲文化。「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命運」,求學期間正值六四學生運動,基本上來自歐美的留學生都回國了,只有安東尼留守校園。他說,當時只知道學生們都在罷課,寫大字報,了解外界情況的工具就是室友的一臺電視機。中央電視臺播音員說的和他接觸所知道的完全相反!他看到了學生們上天安門廣場的畫面,有一位叫做約翰(John Alpert)的美國DC TV(Downtown Community TV)獨立媒體人還對他做了專門採訪。回美後,才知道在天安門廣場發生了血腥大屠殺,這個真實的消息在中國是絕對封閉的。他說,每個國家都需要民主,民主就是在某些西方國家也並非異常完美,但實施是關鍵,一旦實行,就說明這個國家的法制是健全的。他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六四期間的學生照,和一些朋友間往來的信件,現在看起來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當年留學一年後,安東尼回到美國。2009年他再次遊覽中國,和1989年相比,他覺得中國變化很大,尤其人們的服飾穿著無論從顏色和式樣上都變得更加多元,對外國人也更容易接受了。

欲幫助Marlene Won尋根,了解Eng Mon Won相關情況者,可洽紐約中華公所,電話:212-226-6280,地址:紐約華埠勿街六十二號(62 Mott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