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歷史今日】中日甲午海戰

【大紀元2011年09月16日訊】1894年清朝海軍分為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四支水師艦隊。其中北洋水師實力最為強大,其他各支水師除廣東水師的三艘小型巡洋艦滯留北洋參加了海戰以外,因實力貧弱,在戰爭期間無所作為。日本海軍各支艦隊於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統一整編為聯合艦隊,聯合艦隊以下為小隊:本隊第一小隊、第二小隊、第一游擊隊和第二游擊隊。

甲午海戰

9 月17日10時23分,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發現北洋艦隊。發出信號「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10時30分,北洋艦隊鎮遠艦桅樓上的哨兵發現日本艦 隊。12時05分,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先,本隊在後,呈單縱陣,接近北洋水師。12時20分,北洋水師在行進中由雙縱陣改為橫陣,旗艦定遠位於中央,其餘各艦在其左、右依次展開,艦隊呈楔形梯隊。同時丁汝昌還發出命令:「各小隊須協同行動;始終以艦首向敵;諸艦務於可能之範圍內,隨同旗艦運動之。」12 時50分,雙方艦隊相距5300米,北洋水師旗艦定遠首先開炮。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在距北洋水師5000米處即向左轉彎,航向北洋水師右翼。聯合艦隊航向 北洋水師右翼,冒險將艦隊暴露於北洋水師陣前。12時53分,聯合艦隊旗艦松島開始發炮還擊。定遠主桅中彈,信號索具被炮火所毀,在飛橋上督戰的丁汝昌身負重傷。

在這場戰役中,清末海軍名將,民族英雄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參戰中日甲午海戰,與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激戰5小時後彈盡,在艦艇多處受傷、船身 傾斜的情況下,毅然駕艦全速撞向日艦「吉野」號,與其同歸於盡,不幸被日艦魚雷擊中沉沒,全艦官兵250餘人壯烈殉國,僅7人獲救246人殉職,鄧世昌與 其愛犬同沈海中。

從此時起,北洋水師各艦除隨定遠進退之外,已經失去了指揮。

黃海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北洋水師損失致遠、經遠、超勇、 揚威以及觸礁後被毀的廣甲5艘軍艦,來遠受重傷,死傷官兵600餘人;日本艦隊松島、比睿、赤城、西京丸4艦受重傷,死傷官兵300餘人。黃海海戰以後,北洋水師退回旅順、威海,「避戰保船」也即採取了存在艦隊策略,不再出戰,日本海軍掌握了黃海制海權。

背景: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吉野、浪速、秋津洲 三艘巡洋艦在豐島海域突然襲擊北洋水師的濟遠和廣乙兩艘巡洋艦,即豐島海戰,甲午戰爭爆發。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向對方宣戰。北洋水師主要在威海至大同江口一線巡弋,8月10日,日本聯合艦隊迫近威海,清光緒皇帝責難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畏葸」,北洋大臣李鴻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黃海巡航。

日軍挑起的侵略朝鮮,由於清軍在朝鮮牙山慘敗。9月初,平壤吃緊,在國內輿論的壓力下,李鴻章不得不增兵朝鮮。9月12日,北洋水師主力艦12艘由威海出發,赴鴨綠江口的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北洋水師和聯合艦隊面臨著相同的任務:護送援軍、爭奪朝鮮半島附近海域的制海權。北洋水師的戰略是「保船制敵為要」,而日本海軍 的戰略是奪取制海權。

當日本聯合艦隊護送援軍登陸仁川的行動完成後,9月13日,聯合艦隊本隊和第一游擊隊開赴鴨綠江口,搜尋向北洋水師主力決戰。1894年9月15日,北洋艦隊主力在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護送陸軍銘軍4,000人搭乘的5艘運兵船。9月16日,北洋艦隊抵達鴨綠江口大東溝外。運兵船和魚雷艇等小型艦隻進入大東港內,再由帆船舢板將士兵輜重從大東港轉運經大東溝登陸朝鮮義州一帶,10艘主力艦在口外12海里處下錨。

這場戰役的後果及影響

中國戰敗,只得向日本求和,簽下《馬關條約》。1895年間,清廷派李鴻章前往日本簽約。條約指明,中國須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撤出朝鮮半島。割讓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條約又要求中國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包括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要求向日本賠款,日本便獲得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還規定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上述個通商口。日本貨物在中國內地必須免去內地稅。這使日本經濟迅速發展,並由於獲得臺灣殖民地取得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改變了東亞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1902年的英日聯盟及1904年的日俄開戰。

而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促使後來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變法。

責任編輯: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