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加為好友

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M是個心思細膩、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常常喟嘆知己難逢、知音難尋,不只一次謙稱自己是無德無才的的獨行俠,註定孑然一身。其實,他溫文儒雅、彬彬有禮,頗為相識者稱道,只是有一股「和而不同」、「群而不黨」的特質,因此,才時有踽踽而行之慨。我總是以「你拒人於千里之外」來回應,而「不以為然」是他一貫的答覆。一個話題,各自表述,觀點不同、看法歧異,結果通常是沒有定論、不了了之。

那天,雨後的夏夜,夜來香花香四溢,難得的清涼舒適,M在電話那頭,娓娓述說白日裡勉為其難,配合山友走訪客家山村的事情。正要盛讚他的包容體貼、隨和親切,話未出口,他倒先慨嘆了一番,當然,又觸及了「伯牙絕絃,再無知音」的討論。我靈機一動,告訴他──怎麼會沒有朋友呢?Facebook裡,有多少人等著你將他們加為好友啊!這個議題,引起了他的興趣,他說了一段朋友在社群網站上發生的事……

這位朋友年過半百,兒女皆長大成人,而且各自獨立;丈夫事業在中國,長年分隔,聚少離多。所以,工作之餘,為打發時間,在Facebook裡結識了一位很談得來的朋友。經過數月網路往返,日前,對方要求碰面晤談,她詢問M的意見。M說他客觀、理性的為她分解剖析了一番,如何處理由她自行定奪。聽他說罷,我沒有任何評論,只談了對「加為好友」的想法。

應國外朋友的要求,大約三年前,在Facebook註冊了一個帳號,以便與她交流聯繫,不過,卻從來未曾使用過,寧可透過E-mail、或者電話來傳遞訊息。我大概有一個既笨拙又固執的老靈魂吧,面對網路上那許許多多相識、或不識者,要求「加為好友」的邀請,總是感覺到虛幻不實、心存顧慮,偶爾上線瀏覽過後,留下默默的祝福,即匆匆離開。M指出,在這個網站裡,每個人能夠「加為好友」的極限是五千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真的可以「相交滿天下」了!

另外,我對「好友」的認知,是傳統、過時的。雖說不必然要做到刎頸或忘機,但是卻一定要相知且相惜。「好友」之間,真誠尊重最重要。一份美好的友誼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無法刻意求得的,而友誼永遠是一個甜蜜的責任,從來不是一種機會。如同蘇聯作家高爾基(Maksim Gorkiy )所言:「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捧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持和鼓勵;在你有缺點可能犯錯誤的時候,會給你正確的批評和幫助。我們應該這樣要求自己的朋友,這樣的友誼才是真正可貴的。」

而黎巴嫩詩人紀伯倫(Kahlil Gibran)所闡述的友誼,更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美好境界,他提到:「……除了加深心靈的深度外,友誼不該有別的目摽。只求展露愛情訣竅的愛不是愛,而是撒網,只會捕到無益的東西。願你最好的一切留給朋友。他若須知道你的低潮,也讓他知道你洪流滔滔的樣子。你打發時間才找他,你的朋友算什麼?永遠用你生活的時間去找他。他該填補你的需求,不是你的空虛。友誼的甜蜜中,但願有歡笑和樂趣的分享。心靈從小事物的露水中發現黎明,又煥然一新。」

我野人獻曝、漫無章法的胡亂發表了一通,M竟然不以為忤,甚至還深感心有戚戚焉,看來算是有了共識。就在這個時候,聽得窗外淅瀝淅瀝作響,雨又開始下了,下在有詩、有花、清涼如水的深夜裏,但願此情此景,能稍解M的孤寂落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煩惱源自我們都習以為常的用物質去堆疊,用欲望去填塞所有的空間,以至終日紛紛擾擾,不得安寧。
  • (shown)先有台下全力以赴的苦功夫,才有台上令人懾服的真功夫,而真功夫是如此的無與倫比,感人肺腑!
  • (shown)我能夠給予的最好的禮物是──介紹她們認識能夠指點迷津的高德大法,但願有緣早日走上修煉一途,如聖人一般,「太上忘情」可以超出情緣羈絆,忘情遺愛。
  • (shown)當自己也成了幽默大師,遇事泰然自若、從容淡定,又何懼於面臨生命的艱難與苦厄呢?
  • (shown)在那個純真年代,快樂似乎不必然與金錢有關,而是垂手可得;有點樸拙、有點單調,但是,卻自成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妙韻律,讓人能夠躍入其中、悠遊其中,回味無窮、留戀不已。
  • (shown)「相逢自是有緣」,凡存在皆有意義,怎麼能不用心解讀其中的玄妙蘊涵呢?
  • (shown)正當我孜孜不息的拼貼這幅幸福圖像時,突然間卡住了,因為其中一片──健康遺失了……
  • (shown)「悲莫悲兮生別離」,尤其是與摯愛死別,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難怪孔子要感嘆:「死生亦大矣。」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