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財長:租稅是手段 關鍵在均富

【大紀元8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31日電)財政部長李述德今天表示,拉近貧富差距,租稅只是一種手段,重點在於促進經濟發展,達到均富的目標,而非把有錢人都拉下來。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賴士葆上午在立法院舉行國債管理與財政收支平衡座談會。賴士葆認為,政府應該建立舉債效益評比機制,建構評鑑指標,例如舉債用途、創造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負債佔GDP的比重等,他也建議政府應該從101年起,債務還本要占當年稅課收入7.5%,加速債務償還。

中國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講座教授曾巨威表示,1989年到1999年,赤字是支出的結果,收入還維持一定的穩定,然而,從1999年至今,支出規模基本上維持在20%的GDP,收入能力卻一直下降。政府面對債務問題,必須了解問題根源,才會知道應該從節流著手,或是應該開源。

曾巨威說,國人當然不期待政府以變賣資產的方式償還債務,因此政府所投資的資產,創收能力應該提高,政府投資資產所帶動的經濟建設發展,也應該帶動稅基的擴大,也就是提高創收能力,然而,近來租稅占GDP比重下降,不禁讓人擔心,經濟成長的變化並沒有誘發稅收的成長,政府應該設法提升租稅占GDP比重。

與會的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政府債務是個手段、工具,如果能一毛都不借最好,但可能嗎?當發生天災或金融海嘯時,不借錢怎麼重建,怎麼拉抬經濟狀況?政府是透過財政的收與支,來促進經濟發展。

他說,如果加稅可以解決問題早加了,輿論批評政府幫富人降稅,他不否認的確有一部分富人降稅,但更多部份是普羅大眾降稅,例如財產稅中的遺贈稅,少收新台幣5、60億元,但所得稅降稅,回饋普羅大眾500多億元,誰被降到稅,數字會說話。

李述德說,所得分配的問題,所得稅不能逃避功能,但家庭所得倍數會有差距,所得增減才是最重要因素,至於所得為何增減,主要因為政治不安定、經濟不繁榮、沒有就業機會,假定經濟繁榮、政治安定,所得就會拉高,稅有移轉收支功能,但不是主要功能。

李述德說,如何強化租稅的輔助效果,政府要努力,但關鍵是大家均富,每個人所得都增加,而不是把有錢人拉下來。

對於外界批評他是「減稅部長」,李述德說,其實沒有減那麼多,這幾年雖然有減稅措施,但稅收還是增加。他舉例,民國98年的稅課收入相較於97年大降,但是97年並沒有減稅,主因是金融海嘯,因此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動能夠不夠。

李述德表示,民國101年政府預算赤字占GDP降到1.6%,比今年更低。他說,101年債務還本占稅課收入已經訂出7.5%的比例,政府也希望多還一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