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全盛時期 台東有36家電影院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台東電影院復出吧系列3(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31日電)台東電影院走過輝煌一頁,不僅見證台東經濟的轉型,每個鄉鎮電影院也反映當地社會型態,更是台東人共同的回憶;如今繁華落盡,36家電影院走入歷史,台東成為沒有電影院縣市。

台東電影事業的高峰期在60、70年代,當時幾乎每個鄉鎮都有2家電影院,多則3、4家,就連遠在蘭嶼的勵德管訓班也有電影播出,台東總計有36家電影院,觀賞電影是當時的主要娛樂。

1980年後,電視普及和錄影帶事業興起,台東電影院開始苦撐,接著娛樂事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地方電影院終於像骨牌效應一樣,應聲而倒。民國71年「北天王」池上五洲戲院拉下鐵門,3年後,「南霸天」大武戲院也拆下招牌。2年前一場大火燒掉了台東僅存的大同戲院,台東36家戲院走入歷史。



2年前一把火燒掉台東大同戲院,台東成為沒有戲院的縣市,台東民眾發起「電影院復出吧」活動。目前池上鄉五洲戲院還保留老舊院廳。(中央社攝影)

電影事業見證台東的經濟轉型和當地的生活型態,位於台東最南端的大武戲院,因伐木業鼎盛、海邊捉魚苗,以及採瓊麻事業發達,電影院天天爆滿,反映當時大武地區農、漁、工業經濟熱絡。

因退輔會農場和糖廠進駐,以及西部前往從事農作物買賣的商人和工人,也讓「北天王」台東最北端的池上鄉五洲戲院成為台東縱谷的經濟重心,當時的池上鄉成為外地人貿易重鎮。

位於首善之區的台東市「新興戲院」,是台東歷史最悠久的戲院,從最早放映老少咸宜的普通影片,到最後改走腥羶路線,還是欲振乏力,走上關門之路,反映經濟的轉變和電影事業的衝擊。

台東電影院除了反映經濟和社會型態外,也是台東人共同的回憶,民眾印象最深的就是「愛國教育片」和「軍教片」,每當國慶日、三二九青年節前後,就會看到老師帶著學生排隊進入戲院欣賞「梅花」、「筧橋英烈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愛國片。

電影院更是年輕人第1次約會的首選場所,縣民賴新發說,戲院裡有他國小國中身影,有他和老婆的屁股印記,「請還我30年前的記憶」。

台東36家電影院,走過輝煌的一頁,就像電影曲終人散,已成明日黃花,民眾期待「電影城」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