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奇事

軟珊瑚會造礁 改寫教科書

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以往學界認為,石珊瑚才有造礁的功能,現在新發現,「指形軟珊瑚」的骨針能形成「骨針岩」,也有造礁的能力,將改寫教科書內容。

全世界淺海珊瑚礁區有1000多種珊瑚,其中「石珊瑚」是建構珊瑚礁的最重要主角,傳統教科書在論及珊瑚礁時,「石珊瑚」幾乎代表所有的珊瑚。至於另一類帶有豐富肉質、體內含有大量的微細骨針的「軟珊瑚」,始終被認為未具備造礁的功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共同發表的研究成果,證實指形軟珊瑚具有膠結其體內的游離骨針,具有形成堅固「骨針岩」礁石的能力。論文已刊登在國際珊瑚礁生物學重要期刊「珊瑚礁」上。

中研院說,這項創新發現,將添增教科書新內容,且讓人們必須重新思考,所謂「造礁珊瑚」的定義與本質。

1985年9月颱風過後,恆春半島後壁湖港附近,一塊被大浪沖上岸的指形軟珊瑚群體殘骸,底下連著骨針岩,這塊奇特的珊瑚殘骸引起鄭明修的關注,這篇論文就是長期調查的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經過20多年的長期研究,發現墾丁海域有20多種指形軟珊瑚,會在群體下膠結骨針形成「骨針岩」。

論文作者之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興倬說,後壁湖到貓鼻頭一帶的海岸,隨處可見大小不同的骨針岩塊,最大的可以超過1公噸重。透過電子顯微鏡觀察指形軟珊瑚的骨針發育和細胞切片,證實是骨針是在群體底部的組織中膠結成岩。

鄭明修說,文獻上已經有現生軟珊瑚骨針岩出現在沖繩島與紅海海域的紀錄,他曾在西印度—太平洋不同地區潛水時,發現軟珊瑚形成的骨針岩。而此次在南台灣恆春半島海域所發現的軟珊瑚骨針岩連續生成帶,特殊之處,是一個從現生珊瑚群體到隆起珊瑚礁的完整骨針岩系統,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研究團隊推論,在一些較混濁的海域,軟珊瑚比石珊瑚更能適應環境,才可以茂盛存活,群聚成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