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園地

不做訓練有素的考試機器

(大紀元記者趙婉君編譯報導)根據《英國電訊報》報導,好的閱讀習慣,是在好的教育制度中培養出來。教育制度若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甚至沒有教導學生如何將書本的知識視為工具,發揮於書本外的日常生活,這樣的教育制度恐怕只會帶來更多書呆子。

薩瑟蘭教授( Professor Sutherland )在英國一年一度的文學藝術節(Hay Festival)說到:「目前學生對於生難詞彙普遍接收度較低,他們傾向閱讀天馬行空的文章,而不是那些真正滋養靈魂的文字。」

過去幾年,英國教育最大、也最不堪的改變就是,學校不再提供一套課程,而是傳授一份專業。從定義來說,課程是一套廣博且多元的學程,老師提供必要且有價值的知識給學生。而專業,雖然它具有明確的目標,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強加給學生一套制式化的規範,讓學生成為訓練有素的機器。

教育制度對英國文學發展的桎梏,從學生們解析文章的制式感言可以略窺一二。學生上課中的參考答案變成標準答案,而本來可藉由學生抒發自己的觀感,來達到與文學大師對話的機會,由於不被鼓勵,也逐漸沒落。

事實上,不僅是藝術,文學發展也需要能發揮靈感的自由心靈。然而這些莘莘學子們每天扮演一部考試機器、讀書機器,教育制度正無形的迫害他們。學生們讀著一篇篇被認為是必讀的、優美的、罕見的大師之作,而不是因為它具有教育性以及啟發性。

誰會是下一位大文豪?不管是中國的李白,俄羅斯的托斯泰爾,或是英國的莎士比亞,其實早已天註定。他們的文字,儘管在當時挑戰社會的權威,還是流傳後世。學習第二外語,並不單單是為了在異地能順利的問路覓食,而是原汁原味的感受大師風采。學習法語並不是為了買一球冰淇淋,而是能閱讀福樓拜(Flaubert)的作品。

在教育制度中,多元與專業必須取得平衡。對於高中的孩子們,老師應該多鼓勵他們涉略具有挑戰性的閱讀,而不是眼睜睜看著他們寫出一堆陳腔濫調。某些國際學校的課程,都很重視提升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力,以及多元思考。這些類型的課程,成效很大。

在教育家取得多元與專業的平衡同時,學生挑戰權威的前瞻性思考卻被壓抑了,見解也變得狹隘。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為自己思考,悠遊於學校教育,就像那些偉人為自己活出人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