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評論

酈劍鋒:權力的門縫能開多大?

【大紀元2011年06月13日訊】6月8日,備受矚目的《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公佈。此《暫行辦法》一出台,便引起了世人關注。

在中國現代教育發展史上,朱清時和他的南科大的建立注定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因為他挑戰的是整個中國教育、教育部甚至政府的權威。貴為中科院院士、擔任10年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卻在退休之年南下深圳,充任教育改革的「第一個吃螃蟹者」,朱先生的勇氣實在讓人佩服。

四年前,南科大創辦之初,朱先生便決心打破傳統教育體制,希望以此來「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此,他在借鑒香港科技大學辦學經驗的基礎上,以「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為招牌,以「去行政化」為突破口,準備趟出一條中國教育發展的嶄新之路。

但一波三折,風波不斷。籌備了四、五年,教育部遲遲不批准;又不能招生(至今未列入教育部招生目錄);自授學位更不用說了,八字還未見一撇。5月初深圳市政府甚至提前公示了兩名正局級副校長人選,這與「去行政化」自然相去甚遠。6月教育部門又表示先期入學的「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須參加7日開始的全國高考。凡此種種,應驗了絕大多數人們早已存在的擔憂。

可能有人會說,當年深圳設立實驗區的改革不也是這樣嗎?不也歷經種種非議和磨難?粗略想來還是有很大不同,可能出乎朱先生意料。

第一,三十年前的改革,正逢文革混亂之後不久,百業蕭條,百廢待興,再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今天顯然不是。

第二,那時改革的是處處都落後的地方,目標朝下;現在呢,面對的是教育部門甚至政府。也就是說,以前是向貧窮落後挑戰,現在是向權力挑戰。

不管怎麼樣,敢向權力說「不」的在當下是需要膽量的,儘管朱先生背後有深圳市政府作依托。

第三,「自主招生」、「自授學位」、「自發文憑」以及高校的「去行政化」、「教授治校」,這些主張跟時下中國教育界的現狀是格格不入的,在這些地方實行改革是南科大的一大創舉,也是與國際接軌的體現,更是建設國際一流高等學府所必需的唯一之路。南科大以此為突破口,正是切中中國高校數十年積弊。

但對習慣於以行政手段管理學校,向學校發號施令的教育部門來說,這無異於「奪權」之舉,等於把其手中的「領導權」拿走一般,誰能情願?這就可以解釋為甚麼南科大一直風波不斷,命運多舛。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政府,一切財富和資源全部掌握在手,同古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你想從它那裏分點辦學資源,它可是有剜心透骨之痛。

同時,中國政府還是世界上權力最大的政府,所有的政權、所有的權力它都獨有,並牢牢抓住不放。你想「自主」,「自治」,不受它的約束,像風箏一樣自由放飛,幾乎是不可能的。

難怪朱清時校長最近坦陳告白:「現在是南科大最困難的時期,困難到是否按理想做下去都是疑問!」,身體瘦了5公斤,焦慮擔憂,睡不好覺,也找不到出路。

這從《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中也可看出端倪。雖然內中規定設立理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學校可自行定崗定薪,人事、財務、教學科研、自主招生等方面擁有其它中國高校所沒有的自主權,但離真正的「自主」、「自治」相去甚遠,連「自立」都很難,因為它得需要政府財政撥款來養活。校長須經理事會聘任(或解聘),但理事長由深圳市長或市長委任的人員擔任。跟政府這種藕「連」絲「連」糾纏在一起的依賴關係,是很難徹底擺脫行政權力操控的。

對南科大來說,這樣的《暫行辦法》好歹是一點好消息,是多年不懈爭取的結果;對政府而言,畢竟往下施捨了一點資源和權力,無傷大雅,何樂而不為!權力的門縫略微露了那麼一小點,透出些許光亮,是禍是福?南科大將來的發展究竟如何,存在多大變數?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拭目以待。在這裡只是期望由李政道先生題寫校名的南科大能夠早日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