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萬象

廣東雷雨致18死 預警短信只發有錢有權人

【大紀元2011年05月01日訊】近日,廣東省遭遇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幾分鐘肆虐,造成18人死亡155人受傷,其中有11人死亡是發生在的佛山市順德區。這次災害天氣,其實當地氣象部門提前就做出了準確預報,但是,預警的「救命短信」沒有傳達給所有納稅人,而是只供給了收費用戶和部份領導幹部。

據《新京報》報導,「救命短信」為何「嫌貧愛富」,廣東佛山重要天氣預警信息「有選擇性」供給遭民眾強烈質疑。氣象部門總是對外宣稱自己的預報能力如何如何提高,可氣象預報能力再高,如果在信息傳送過程中出現「梗阻」,不能讓公眾及時知曉,這樣的預報能力又有多少價值所言?

天氣預警信息「只發有錢有權人」

大陸官方媒體消息,4月17日,珠三角遭遇災害性強對流天氣。巨大的風力造成了18人死亡,多處建築被摧毀。災後得知,順德區氣象局通報了除電視台、電台等常規公共傳播渠道外,手機短信的發送情況:15日第一次預警,預警短信向12121個用戶發送(用戶總數在30萬左右,每月收費2元)。16日、17日作了第二次預警,預警短信「向順德區相關決策部門的決策人員,主要是村主任、村書記以上的人員,總數在3000人左右進行發放。」

「30萬+3千」,這條「救命短信」的發送範圍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網絡關鍵字搜索結果超過3萬條。

在佛山的地方論壇「二千沙龍」上,網民「t90m」說:「一般天氣,尚可理解。災害性天氣,如此為錢,實在可恥,可知道納稅人也是交過錢的。」還有媒體發表了評論文章,認為「佛山天氣預警只發給收費用戶和決策人士,有利用公共信息牟利的嫌疑。」

天氣預警信息傳送系統有待完善

佛山氣象局解釋說,短信發送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媒體質疑,既然短信發送能力不足,為甚麼不努力改善?氣象預警發佈程序繁瑣,為甚麼不推動改進?手機短信作為最快捷有效的氣象預警途徑,氣象部門理應花大力氣去建設,納稅人也願意出這筆錢,在移動通信越來越普及的時代,氣象部門依然守著電視台電台、網站、街頭顯示屏等舊渠道,不圖新求變,這是否是一種懶政?

「佛山天氣警報信息事件」反映出當前大陸災害警報信息發佈機制和渠道仍有待完善。如果警報信息傳送出現「梗阻」,信息在「決策圈」裡打轉轉,就到達不了最需要搶險避災的廣大群眾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