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美跨國公司國內裁員 國外招人

【大紀元4月22日訊】(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跨國公司在削減國內就業崗位的同時,又在海外招人。經濟學家們對此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這表明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吸引力;也有人說,造成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等國家對其貨幣匯率的操控。還有人指出,這與美國“被引入歧途的”貿易政策有關。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在本世紀的第一個10年,包括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卡特彼勒(Caterpillar Inc.)、微軟(Microsoft Corp.)和沃爾瑪(Wal-Mart Stores Inc.)等在內的美國跨國公司在美國僱用的勞動者人數減少了290萬,而同時期,它們的海外僱員人數增加了240萬。

與1990年代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當時它們在國內外都增加了就業崗位:美國國內增加了440萬,國外增加了270萬。美國跨國公司僱用了全美五分之一就業者。

在全球經濟最不景氣的2009年,這些跨國企業將其美國僱員數量裁減了120萬,幅度為5.3%;而將國外僱員數量裁減了10萬,幅度僅為1.5% 。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趨勢反映了其他經濟體,特別是那些增長迅猛的亞洲經濟體對美國跨國公司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 新興市場目前的經濟增速是發達經濟體的2.5倍,跨國公司去海外尋找機會很必要。

美國經濟展望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伯納德.鮑默爾( Bernard Baumohl)說:“工作機會當然會出現在高增長的地方,很明顯,這就是新興經濟體。未來幾十年,這些經濟體的增速會最快。很多跨國企業意識到潛在的銷售對象就是在這些增長經濟體的消費者。 在這裡他們可以看到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他還說,美國公司在這些地方設立工廠和辦公室就是希望接近未來的客戶並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

通用電氣首席執行長伊梅爾特上個月就在華盛頓表示,如今我們到巴西、中國和印度去,因為那裏有我們的客戶。2011年,通用電氣的海外業務和僱員分別占公司業務總量和僱員總數的60%和54%, 而2000年,這個比例是30%和46%。

建築設備生產商卡勒彼勒也說,隨著國外銷售比重擴大, 它們在國外的勞動者數量也增加了。

鮑默爾還指出,跨國公司在海外增加僱員的趨勢還會繼續,至少在未來二三十年都是這樣。

但是,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國際經濟學家羅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認為,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跨國公司移師海外與中國等一些國家操控匯率有關,因為這樣它們在中國等地生產的出口產品就會在市場上佔有價格優勢。他說:“因為匯率被低估, 這使得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以美元計價的話就會很便宜。進入中國的大量外國投資就是在利用這點。”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斯科特認為,中國的高增長率不是海外公司進入中國的原因,而是一種結果。他說,海外公司進入中國的主要原因是製造產品而不是銷售產品。他說,根據中國海關自己的數據,超過一半的在中國生產的外資產品是銷往海外的,而且中國三分之二的貿易順差由在中國的外國公司創造。

他建議美國政府對海外進口產品征收關稅, 這才會扭轉美國跨國公司去海外設廠並增加海外僱員的趨勢。

美國工商理事會的高級研究員艾倫.托納爾森(Alan Tonelson)則認為,跨國公司的行為與美國近二十年來“被引入歧途”的貿易協議有關。

托納爾森:“這些跨國公司正在利用經濟學家所說的“套利”,而這正是美國近20年被引入歧途的貿易協議所提供的。因為美國的貿易政策,華盛頓讓美國的跨國公司可以通過從像中國這樣低成本的,基本上沒有甚麼管理的國家向美國這樣一個高收入,有利可圖的市場提供供應。”

他補充說,這個趨勢實際上從1990年代末就已經開始了。他說,跨國公司不僅成了推動這些貿易協議的背後力量,也從中受益,但最終卻損害了美國其他部門的經濟增長。他建議美國政府應當阻止企業輕易向海外輸出工作和生產。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達拉斯分行行長理查德.費捨爾(Richard Fisher)認為這可能是美聯儲一直在執行的寬鬆貨幣政策的副作用。他說,他所調查的很多跨國公司都認為最有效的盈利辦法就是把通過低成本在美國債券市場上籌集的資金和從銀行獲得的貸款投入到那些企業稅低,政府又很容易取悅的國家。(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