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

楊寧:商聖范蠡

【大紀元2011年04月02日訊】范蠡,春秋末期人,是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其「三遷皆有榮名,世人稱讚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史書載,出生在楚國宛的范蠡年輕時就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無所不精,但卻不被楚國當權者賞識。後來,他輔佐越王勾踐,並為其出謀劃策,讓其臥薪嚐膽。范蠡事勾踐20餘年後,勾踐終於洗雪了會稽山被困的恥辱,並成就了一番霸業。此時,范蠡選擇了功成身退。

范蠡帶著家人,輾轉來到了齊國,並將自己的姓名改為「鴟夷子皮」,意思是「有罪被放逐的盛酒的皮囊」。他帶領兒子和弟子在海邊結廬而居,並墾荒耕作,同時兼營商業。沒過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為富並沒有不仁,而是仗義疏財,行善鄉里。齊王聽說後,將其請到國都,拜其為相國。范蠡感歎道:「居官至於卿相,治家能至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當了三年相國後,范蠡再次急流勇退,辭官並散盡家財而去。

這次,范蠡攜全家來到了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這個地方。陶地東臨齊國魯國,西接秦國和鄭國,北通晉國和燕國,南連楚國和越國,是絕好的經商之地。范蠡在此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開始治產。幾年之間,范蠡又稱巨富,遂自號「陶朱公」(陶是地名)。

范蠡為何經商屢獲成功呢?一方面,他在年輕時曾拜計然為師,學習理財之道,因此深諳經商之道。比如,他認為由於供求上的有餘和不足,促使物價有貴賤變化,因此,應隨時掌握社會余缺及需要。比如,他認為農、工、商三業,均有各自的重要地位,但又相互關聯,只有米谷價平,農工商才皆可獲利,這是治國理財的大道。再如,他懂得要及時週轉囤積貨物,物貴時要及時出手,物賤時,要及時買進。等等。2000多年前,范蠡就具有如此完備的商業理論,足以令今人感歎了。

而范蠡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具有高尚的德行。他在十九年當中,曾經三次賺到錢財千金,他兩次把這些錢財,分散給貧賤的朋友和遠房的本家兄弟。此外,他還無條件地把經營的經驗、養殖的技術等傳授給別人。比如《齊民要術》中曾記載魯國一個叫猗頓的貧窮之士向范蠡請教致富之術,范蠡就讓他養五種家畜。果然,猗頓很快致富。

司馬遷稱讚范蠡說:「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意思是:范蠡的這種行為,應當就是人們所說的富有而不私吝、愛好施行仁德的君子吧。因為范蠡生財有道,富而能仁,所以被稱為「商聖」。

後來,范蠡年老體衰,由子孫後代持家。子孫們都依據其方法,繼續治理著產業生意。因此,使家族的產業生生不息,蓬勃發展,達到了家財萬貫的程度。當地及後世的人們,在談論推崇富有之人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陶朱公,並對他讚口不絕。

現在仍有不少的商號,把「陶朱事業」的字匾,掛在店內,以示他們從事的職業,像陶朱公那樣有商道:富而行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