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全德學生辦報賽 巴伐利亞奪冠

【大紀元2011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夏婉明德國報導)由《明鏡》週刊舉辦的「2011全德中小學生自創報刊競賽」,總冠軍再落巴伐利亞州。得獎學校是於2005年被評為州最好學校,位於Muehldorf am Inn市的Ruperti文理高中,該校學生自己採訪、編寫,創作的期刊「innfloh」已連續第三年在全國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今年全國共有180個學生團體參加競賽,參賽作品題材廣泛,有來自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也有涉及文化融合、信仰自由、民主等社會性話題。參賽學生們獨立完成報刊整個製作過程,包括題目的分析選取、實地採訪、攝影、排版一直到封頁設計。

對收到的180本自創期刊,評審團感到很難區分優劣,「所有的參賽作品都是難以想像得豐富,幾乎每個題目都是學生們在做了大量調研後才編寫出來的。」評審團開玩笑道:「從這些孩子們獨立做的大量工作來看,我們不需要為記者的後備力量發愁了。」

「記者是記錄歷史的人」

評審團最終篩選出巴伐利亞Ruperti文理高中的作品「innfloh」為本屆總冠軍,該作品能脫穎而出,除了內容格外豐富外,也因為其說理性強,尤其很成熟的探討了一些較複雜的社會話題。在評審團看來,記者就應該是記錄、講述歷史的人。這本期刊的創作人員達到了這一點。

一個14歲的男孩在一篇名為「老師是我們的信仰嗎?」一文中寫道,「現在越來越少的人週日還會去教堂禮拜,接觸宗教的方式只是在學校的書本裡,但對神的信仰能僅僅靠考試分數來評判嗎?」另有一13歲女生拿起話筒遞給她的老師們,調查他們的學生時代是怎樣度過的,是怎樣評判自己的老師的。該本期刊內容還包含了穆斯林文化、一位香港商人在德國的創業之路及對名人著作的分析與見解。

評審團認為,孩子們把自己看到、感受到的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其中有喜悅、有悲傷、有輕鬆、有嚴肅,但這就是歷史。當話題內容出了孩子們的生活圈,他們就要走向社會去瞭解更多的事實。

在頒獎典禮上,孩子們按捺不住緊張的心情,等待著評審團宣佈結果。今年共有18項單項獎,巴伐利亞州掠走了8項。頒獎典禮上不時能聽到巴伐利亞方言,一位獲獎女生手捧麥克,激動地告訴全場人,她將來要當一名記者。

競賽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從1996年至今,《明鏡》週刊已在全德範圍內連續舉辦了15屆自創報刊競賽,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們自由創作,同時挖掘、培養他們做記者的潛能。競賽面向所有中小學生,包括殘疾兒童。今年,參賽者年齡大多在16歲到18歲間,其中65%來自文理高中。

每屆比賽評委會篩選出80位得獎者,獲獎者除了可得到200歐元至1000歐元不等的獎金、書籍及免費旅遊的機會外,其作品也會被刊登在《明鏡》、《南德意志報》等媒體上。競賽過程中的費用、學生製作期刊的開銷,以及獲獎獎金,都由贊助商支付,每年獎金一項的費用就超過一萬五千歐元。

參賽詳細信息可登陸以下網站查詢:http://www.jugendpresse.de/。

(責任編輯: 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