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斗六百年糖廠變身 蓄勢待發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29日電)廠房已經拆除多年的百年歷史斗六糖廠,被雲林縣政府列為文化景觀區,處在轉捩階段,不論是以市場需求整體開發,或部分廠區規劃農漁牧市集園區,正蓄勢待發邁向新未來。

走進大門已經斑剝的斗六糖廠,映入眼簾的是綠蔭連連,「斗六鎮、糖廠」的門牌還掛在門邊,日式木造建築破舊傾頹,廠房早在民國87年拆除,遺留一旁的變電設備,可依稀看出當年規模。

斗六糖廠在1908年由地方仕紳王雪農和吳克明創辦,在距今101年的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年),由「斗六製糖株式會社」收買,白甘蔗每日壓榨量300噸,與虎尾、北港糖廠並列雲林3大糖廠,曾風光一時。

受到糖業市場和農業社會環境改變影響,斗六糖廠在民國83年(1994年)關閉,87年拆除廠房,占地11公頃的廠區,設警衛室看管,只留下破舊不堪的辦公廳舍、倉庫、日式木造住宅等,舉目所見,一片荒蕪。

雲林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在去年4月將斗六糖廠公告列為文化景觀區,以保存再開發原則,推動4.5公頃廠區再生計畫,希望規劃為兼具文化、休閒與產業發展的農漁牧市集園區。

台糖公司希望斗六糖廠朝向依照市場需求整體開發,以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對於斗六糖廠被列為文化景觀區,正提出行政訴訟盼解套,希望未來在台糖、雲縣府與斗六市民需求創造出3贏新局。

位在台三線公路旁的斗六糖廠,鄰近台78線雲林東西向快速道路、國道三號古坑系統交流道,擁有交通便利和幅地廣闊的優勢,讓它的未來發展成為各方關切焦點,但不論規劃案如何,它正在蓄勢待發,將帶引地方繁榮邁向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