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化

學者:現在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黑暗時期

【大紀元2011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在中共執政62年之際,輿論上出現了對其教育政策的否定聲,認為沒有注意培養有創造性和有道德的人。一些學者回顧歷史說,自1949年以來,中共的教育就是在灌輸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強調階級鬥爭;教育產業化之後,已經從本質上摧毀了中國教育,這是中國教育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9月15日,在中國大連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在會上表示,這整個幾十年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注意到培養有創造性和有道德的人。

「1949年以後教育已失去了應有的基本活力」

山東大學教授孫文廣向大紀元表示,這60多年的教育是中國的血淚史,是教育工作備受摧殘的歷史。1949年以後,教育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在自然科學界學前蘇聯的那一套,對西方比較先進的理論他不學;在歷史方面就更明顯,講「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失敗了」。

他回顧說,在50年代,除了學中共黨史以外,還要學聯(蘇聯)共黨史,灌輸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宣揚「偉光正」,強調階級鬥爭和民族仇恨。所以文革中才出現學生造老師的反,甚至打死自己老師的慘劇。

原河北電台編輯朱欣欣認為,導致現在教育失敗的原因之一,是1949年以後教育已失去了應有的基本活力。「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它需要開闊的視野,自由信息的交流,教育者需要吸取古今中外文明的教育精華。而共產黨建立的是一個封閉的、都是圍繞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轉的這麼一個教育體制。」

他說,中國教育最大問題是中共建立了一整套的壟斷機制,1949年之後,各地沒有辦學的自主權,一切都聽行政命令的指揮。校長、教師都是鐵飯碗,代價就是喪失了自主性,用人和教甚麼都沒有選擇,失去了教育的特點和個性,都可以混飯吃。

「再一個是教育管理功利化,教育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所謂的共產主義接班人,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模仿前蘇聯,文理科完全劃分,之後逐步的壓縮文科,很多的人文專業全部被取消,從而導致中國社會整個教育的下滑。」

產業化使教育雪上加霜

由於政府對教育投入的資金嚴重不足,「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教育走入了產業化。

朱欣欣說,從90年代開始呢,全民經商熱讓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導向了追求物慾。一邊是政治的壓力,一邊是物質的誘惑,對中國的教育是雙重的損害。

他表示:「現在校長不再是教育官了,都變成大老闆了。過去是為了應付共產黨這一套,現在連這個都拋棄了,就是完全的撈錢了,學生就是搖錢樹。」

有評論說,教育改革的目的應該是使教育更加公平,使全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以此提高我們國家公民的素質。但現在的改革恰恰相反,經過改革,有限的教育資源更加壟斷在少數重點和城市學校手中,而承擔眾多學生教育任務的廣大農村學校卻舉步維艱,陷入困境。

孫文廣教授說,現在最可憐的是那些農村沒有錢的孩子。有的大學出現了農村學生在教師辦公大樓的廁所撿飯盒裡的剩飯吃的地步。所以中國1949年以後的教育是非常悲慘的,這是一段教育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責任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