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
  • 作為歷史名城,相信世界上一個城市沒有比洛陽有著更長的故事了。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洛陽,是中國7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城市,其中,合稱「洛陽三絕」的「龍門石窟」、「洛陽牡丹」、「洛陽水席」都有被傳頌千年的典故。
  •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裡伊水中流,香山與龍門兩山對峙,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一公里,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諸朝,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造達一百五十多年,北宋以後雖也有雕鑿,但為數甚少。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佛塔四十餘座,碑刻題記三千六百塊左右,全山造像十萬餘軀。
  • 詩人白居易云:「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山河壯麗,風景幽美,龍門石窟是中國佛教四大石窟之一,位於洛陽城南12公里。這裡東為香山,西為龍門山,伊水於山間北流,兩山峙立,形成一座天然門闕,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故史稱「伊闕」,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始稱「龍門」。
  • 【大紀元7月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七日電)河南省洛陽市文物部表示,流失海外數十年的兩尊龍門石窟佛首將於今年九月回到洛陽龍門石窟。
  • 【大紀元10月2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洛陽市龍門石窟風景區管理局透露,龍門石窟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七件國寶級文物,目前已經運回故里洛陽,並存放在龍門石窟庫房中,將於二十二日在龍門石窟風景區舉行隆重的回歸交接儀式。   中新社報導,龍門石窟風景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國家文物局近日決定,將該局下屬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徵集的二批共七件流失海外的龍門石窟文物,調撥給龍門石窟研究院珍藏研究。
  • 2000年11月洛陽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洛陽城南13公里處,伊水在香山與龍門山兩山對峙之間奔流,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龍門石窟密佈於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一公里,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藥、建築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唐代詩人白居易遊此曾說:「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 對於龍門的一切,我們是由衷佩服的。於是我問爸爸:「古代的人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把它鑽成那副德性的?」爸爸說大概是用斧頭之類的工具吧!那一晚,我悄悄的把爸爸放在神桌櫃子內的小鎯頭藏起來。隔天爸爸上班,媽媽煮飯時,我便把它拿出來,找面牆一斧一錘的雕出我心目中的飛天、神佛及羅漢,以及所有的幻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