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古道滄桑 蘇花美麗與哀愁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9日電)民國50年印製的新台幣1元紙鈔,正面左側有國父肖像,右側有蘇花公路上造型獨特的象鼻隧道,隧道的壯麗景色早成遺跡,卻見證蘇花公路血淚砌成的歷史更迭。

在還沒被稱為蘇花公路之前,早在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奉命以2年時間,開闢連接蘇澳到花蓮、可通馬車的陸路交通,稱為「北路」,即蘇花公路的前身,或稱為「蘇花古道」,至今在南澳仍有保存良好的「開路紀念碑」見證開路艱辛。

「雖然號稱可通人、馬,不過,實際上只是比人行步道寬一些而已」,熟稔蘇花公路歷史、參與民國63年到79年拓寬工程的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保養場場長周慶連,如此形容「蘇花古道」。

開路目的名為「撫番」,但當時的原住民可不願意被撫。「北路」時常被破壞,除官兵外,一般人也不太敢走,清末時僅剩蘇澳到東澳部分可通行,東澳以南路段則任其荒廢。

直到日本殖民台灣,為獲取東部資源重新整修,拓寬成可單向通行小型車的3.6米道路,並命名為「臨海道路」,台灣光復後,改名為「蘇花公路」。

周慶連指出,以「北路」、「臨海道路」為基礎的蘇花公路,被學者、專家稱之為「蘇花古道」或「蘇花舊道」,與現在大家認知的蘇花公路,路線已大不同。

他回憶,民國63年以前的蘇花公路,僅能單線通車,沿線設置蘇澳、東澳、南澳、谷豐、和平及崇德6 處管制站,分時段管制或放行車輛,「當時蘇花公路真的是一邊靠山、一邊是海,真是驚險萬分」。

但也因此,蘇花公路沿線可看到壯麗景色,成為當時國際知名的景觀公路,烏石鼻、粉鳥林、觀音瀑布、紫明瀑布、萼溫斷崖、清水斷崖等景點,車行通過就可一覽無遺;尤其夕陽照映海面,金光伴著岬灣、斷崖鬼斧神工,讓人驚嘆,清水斷崖更被當時的省府選為「台灣8景」之一。

當時蘇花公路還有省公路局的「金馬號」通行,不少花東地區年紀稍長的民眾,對坐在客運車上看風景的記憶猶新,只是不知道心情是「嘆為觀止」多一些,還是「膽顫心驚」多一些。

隨著東部開發、觀光發展及物資西運需求,單線雙向管制、單趟通行時間長達4小時的蘇花公路,已不符需求,交通部自民國63年開始,重新規劃蘇花公路動線、施工雙線拓寬工程,但也注定蘇花公路體質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蘇花公路拓寬分段施工時,正值十大建設如火如荼,周慶連說,當時用於蘇花公路拓寬的預算有限,沒有辦法用很高的施工標準完成工程;此外,蘇花公路沿線許多區段岩質不佳,加上風化作用,「不下雨也可能岩石剝落、坍方」。

蘇花公路是花蓮對外交通重要道路,「遇到坍方,只能搶通、搶通、搶通,加上經費有限,只能以最低安全標準維持蘇花公路的通行」,周慶連說,「只要經費足夠、時間足夠,誰說蘇花公路一定不安全?」外界只以「危險公路」形容蘇花公路現況,對施工人員並不公平。

蘇花公路自日據時代開始由步道拓寬為車道,工程人員就屢屢殉職,大清水服務區所立的殉職碑、吳錦文段長殉職紀念碑及慶安堂開路先鋒爺,蘇花舊道和中段天公崖的監工員丁培俊殉職紀念碑,都誌念施工人員的付出。

蘇花公路景色雖美,但資深導遊梁雅貞說,蘇花公路「惡名昭彰」,幾乎沒有旅行團會想在蘇花公路多停留,除旅客想上廁所時,會在大清水服務區或崇德服務區停留10多分鐘外,「愈快速通過愈好」。

去年10月蘇花公路大坍方,梁雅貞受困13小時才脫險。她表示,帶團走蘇花公路幾百次了,「每次都戰戰兢兢」、「地震、颱風過後要走蘇花公路,前一晚都睡不著覺」,再好的美景,也比不上平安抵達。

開了15年的遊覽車,司機簡忠華也認為蘇花公路非常危險,「一上路就無法回頭」,若以現在蘇花公路的條件,「開車是最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