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

最新調查:澳洲房價偏高「嚴重超負荷」

【大紀元2011年0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陽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份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澳洲的幾個主要城市的房價和收入比率都偏高,被歸為「嚴重超負荷」。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這份名為 「國際住房負擔能力調查報告」,是由美國與新西蘭協辦的一個反調節組織發表的。報告把房價與年收入比率低於3的房價市場列為「可負擔類型」,高於5.1 的列為「嚴重超負荷類型」。

此次調查在澳洲、 美國、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新西蘭,以及香港進行。 悉尼是房價超出承受能力排名第二的英語系城市,使澳洲成為一個經濟架構不平衡的國家。

有326個城市依據房價負擔的輕重排名,悉尼僅超香港排名第325。墨爾本排名第321。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的排名也很靠後。這個排名是從房地產業報告以及人口普查報告中總結出來的。

「國際房價負擔能力調查」顯示,調查的城市中,悉尼的中位房價與中位值年收入的比率是9.6:1。就是說中產階級家庭所要承受的房價是634,300元,而他們的年收入是66,200元。在香港該比率是11.4:1,然而美國密西根州的薩吉諾市的房價與收入的比重才1.6:1。

布里斯本的房價和倫敦繁華的近郊不相伯仲。倫敦周邊向東和東南方向地區的房價也開始升高。昆士蘭的首府在排名中為第303位,房價年收入比率為6.6:1。英國城市的排名為297,比率為6.6:1;布里斯本中等房價為447,500,而年收入中間值是67,900;柏斯排名291,比率為6.3:1。中等房價為480,000,而年收入中間值為75,700。這個收入比紐約市(排名289)要低。

科特金(Joel Kotkin)是美國的一個地理學家兼作家,他說在2008年美國和不列顛住房泡沫縮小後,房價占年收入比率在大型城市比如洛杉磯、舊金山、波斯頓、倫敦、溫哥華和多倫多仍是持續升高。他說最讓人不可思議的就是澳洲的變化了,曾經是平價高質量中產階級住房的典範,現在成了在英語系國家中高房價的代表。真正的問題就是人們的承受能力。澳洲再也不是中產階級的天堂,它像英國和部份美國一樣,貧富差距在拉大。

在澳洲,過去的低建築許可率,新移民以及20年都沒有發生危機的經濟,曾帶來2位數的房價年增長。而Demographia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澳洲的房價不會再升高。

Demographia報告顯示,澳洲與美國,加拿大,不列顛以及新西蘭等地的城市,在「房價嚴重超負荷」類別中齊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