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與責任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是神傳文化,歷史悠久而源遠流長。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把誠信作為人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內容,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

古人從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實無妄、自強不息的特徵,就把這種特徵稱作「誠」。並由此推出人的行為準則:「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應思誠而與天道相通。「信」從造字結構看,「人言為信」, 關於信的論述有「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古人為人誠實、恪守諾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為是,要虛心。說話辦事要言行一致,「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在《論語》中談個人修養和待人之道時多次說到「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無信則無以立,無以行。孔子在談到治理國家大事時說:「民無信不立」,認為「信」比軍隊、糧食還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時在睢陽讀書,認識了一位姓李的術士。一天,那個術士得了重病,請人找來范仲淹說:「我這裏有一個煉金秘方,我的兒子年紀小,不能把點金術給他,現在我把這秘方交託給你。」術士把秘方和煉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給范仲淹,就病故了。

幾年後,范仲淹當了諫官,他找到那個術士的兒子,對他說:「你的父親會使用神奇的點金術,當年他過世的時候,因為你年紀還小,所以就託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長大,應當把這個東西還給你。」於是就拿出那個秘方還有白金一起交給術士之子,那個密封的記號還保存完好,沒有被打開過。

范仲淹之子范純仁秉承父志,在洛陽為官時以誠信造福於民,當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次在白司馬坡,有位老人坐在牆邊曬太陽,有人來告訴老人說:「你家黃牛犢被人偷了。」老人坐在那裏動都不動一下,也不問一句話。

過了一會,又有人來告訴他牛犢丟失的事,老人臉色平靜的對那人說:「你不要去找,一定是有人開玩笑,把它藏起來了。」經過這裏的路人感到奇怪,就走過去問他說:「老人家,您家中丟失了牛犢,別人一再告訴您,您為甚麼不管呢?」老人笑著說:「范大人住在這裏,誰願意當小偷?這是決不可能的事。」不一會,牛犢果然回來了。

還有一個著名的誠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於羌人」。北宋名將种世衡到青澗城戍邊時,巡視撫問境內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領奴訛倔強自負,從不服從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與他約定,次日到帳下慰問部族。誰知當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險難行,而奴訛部落又處於偏僻的山溝,眾官勸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堅意踐約。

奴訛以為大雪种世衡必不來,沒想到他頂風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聽命。此後,當地羌族相繼來歸。种世衡的軍隊秋毫無犯,深得人心,與羌民和睦相處,人稱「种家軍」。後來每當西夏軍犯宋,羌民即先通報,並傾力相助,因此宋軍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安。

誠信是為人、處世之本,是對人的本性、人的價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古人常用「至誠」的標準來規範自己,協調人與人的關係,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皇的境界有道而無德,有萬物的種類,而沒有人為的區別,人們則天之道而行,大道平夷,處處可通,沒有任何擾動,美大而難言。
  • 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是有著博大精深藝術內涵的神傳文化,那蘊涵在詩詞中的崇高品格、美德與氣節,代代傳承,鑄造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
  • 禮深含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德性的追尋,對和諧的追求,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審美情趣的重視和培養,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調。
  • 中國藝術既以抒情為主而又不浪漫的特徵延續了千年之久,並成為中華藝術的智慧的體現。
  • 孔子、釋迦與老子三人開啟了東土神傳文化脈絡,故中華文化才能輝煌壯觀,綿延不絕,華夏子孫浩氣長在,道德長存。
  • 仁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所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仁愛」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道德。
  • 帝的境界有道有德,有天下的概念,但沒有擁有天下的觀念,更沒有王朝國家的概念。
  • 相傳當時有一位叫婉無義的人,將二十五弦瑟送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卻沒想到女兒們每天為了彈瑟爭執不休,後來竟將瑟爭破成兩片,便將其中一片十三條弦給了姐姐,另一片十二條弦給了妹妹,秦始皇得知這件事,就把分裂後的樂器叫做「箏」。
  • 「意境」是指畫家通過描繪人物、事物、場景,使欣賞者思想受到感染而產生共鳴,以正確的審美觀和道德水準,領悟蘊含和昭示的深刻人生道理及宇宙意義的更高境界…
  • 中華文明如此,如此意味深長,欲使每一字、每一器、每一藝,都能體現天意、啟迪神念、濡染人心,所以純真、純善、純美,所以珍貴莫比,影響至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