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

漢代經學大師 鄭玄

鄭玄,字康成,漢代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人,因自幼聰穎異於常人,因此有神童之稱。

鄭玄年少時就開始學習易經、公羊傳,十八歲任鄉佐,因北海國相杜密十分信任和喜愛他,所以在永壽三年推薦入太學。鄭玄先後拜師跟隨第五元先、陳球,以及馬融、張恭祖,對他在今、古文經學的研究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後來,鄭玄因黨錮事件而被禁,之後他專心著述且遍注群經,成為漢代集經學之大成者。

據《後漢書》記載:鄭玄曾拜馬融為師,馬融當時已經是很有名望的大師,有學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級學生能夠聽到他親自講課。鄭玄和其他同學一樣,只能聽高級學生轉述老師講過的內容。即使這樣,鄭玄沒有因此懈怠或偷懶,依舊勤奮研讀,如此三年而不輟。

直到有一天,馬融召集學生們研討《易經》玄學,有人告訴馬融說鄭玄對此頗有研究,於是馬融就親自召見他。鄭玄終於有了見到馬融的機會,他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也向馬融請教了一些高深問題。鄭玄對經學的精闢研究,讓馬融留下深刻印象。其後沒多久,鄭玄就告辭回家了。之後,馬融想起鄭玄時,便嘆息對學生們說:「鄭玄已經離開此地了,而我的學問也跟著到東方去了。」

 

鄭玄所開創的經學學派,後世以「鄭學」稱之,也叫做「鄭氏學」、「通學」、「綜合學派」等。其所注之經有周易、毛詩、儀禮、尚書、禮記、論語、孝經、乾象曆、周易乾鑿度等,並著有天文七政論、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等。范曄對鄭玄的評論是:「鄭玄囊括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蕪,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鄭玄注經統一了今、古文之爭,對後世經學的發展的確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此外,鄭玄也精於天文曆算,他曾提出一年四季與土地在宇宙中的升降有關之看法,並提出萬物之本源於天然無物,也就是憑空而自然產生,此一觀點對魏晉玄學也有一定影響。

漢末魏初,鄭氏門徒滿天下,他們遍佈各階層,有的在朝廷當官,有的在民間授課,但不論處在哪個地方、哪個環境,他們都盡心盡力在闡揚「鄭學」,不遺餘力傳授鄭氏經注。從魏晉至隋唐,「鄭學」一直都能發展得很好,普遍流傳。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時,鄭玄在袁紹逼迫下隨軍而行,途中病危,六月於元城(今河北境內)逝世。

在中國經學史上,鄭玄作為經學大師的卓越地位與重要貢獻,不僅被後人所承認,更是一直為學術界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