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鄉土與文學:天母的故事

【鄉土與文學──第五屆濟城文藝營.優秀作品選登】

從美軍落腳在這裡開始,天母,她那氣質高雅的氛圍,彷彿就此成形。臺美關係甚好時,美軍的宿舍就在天母,配合美國人的大胃口,美式餐廳如雨後春筍般,盛開在每個角落,哪怕是美軍撤臺,沾滿了臺灣文化的美味卻是深深的扎根在這。像是我家巷口的「鄉香」,道地的美墨料理總是人潮洶湧,而中山北路上的「茉莉漢堡」,以大份量的漢堡遠近馳名。

緊接在後的日本人,在臺大幅建設,至今臺人仍受益匪淺。陽明山上一條適合闔家登山的「天母古道」便是因日人的水利設施而有「水管路」的別稱,邊登山還能聽見轟轟流水聲從一旁的大黑水管呼嘯而過,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不少居民的飲水,便是從那古老的蓄水池引來的山泉水呢!

若又有美國和日本就自詡為異國之都還稍嫌太早,但當你走上被夏秋兩季綻放著紅與黃的欒樹所裝飾的忠誠路,你將訝異的不僅僅是滿街的異國料理,而是那種人文的氣息,那種融合一切的感情。在小學時,跟鄰近的美國學校與日僑學校都有不少交流,而街上林立的商店,為了在臺外國人的需求,許多便像從電影裡跳出般的有異國風。而忠誠路上的誠品書局,便是天母人的圖書館,裡頭不論是國語文學抑或是外國作品,大家都是人手一本,徜徉在無止境的書海裡。

除了這些場所所帶來的影響,我想,天母能這麼的有特色,或許也要歸功於她的位置吧!比起臺北車站周遭的士林──交通便利的景點,天母的路不特別寬,因此車流量不大,因此,就算有汲汲營營於金錢的商人,來此抱著「大賺一筆」的心態,那往往是無功而返,能留下來的,都是長遠經營,不能使天母成為「鬧區」的店家。

但她又不全然是個住宅區,單單幾條街構築的天母,就有高島屋、新光三越、SOGO三家百貨公司,以及北部棒球場的代表──天母棒球場。每到假日,走到街上,感受到的絕不是眾人皆睡我獨醒的孤寂,而是祥和熱情的悠閒。

有不少人聽到我來自天母,都會驚訝的以為我是富豪的女兒,其實天母有錢的人是不少,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而幸福的家庭,或許有人覺得我們驕傲,那可能真的是在這樣一個舒適、便利卻又寧靜的社區下所造成的吧!

年紀越大,旅行的地方也越多,不管是街上萬頭鑽動的市中心,或是在一片山光水色包圍的郊區,那五光十色的摩天大樓及一望無際的綠意都取代不了,天母那包含了一切卻不屬於什麼,無法定義的美。◇

◎今年台北市成功高中舉辦的「濟城文藝營」,主題為【鄉土與文學】。會中邀請了張大春、焦桐(葉振富)、王瓊玲、邱一新、阮慶岳、葉思芬、廖鴻基、許悔之、陳維壽等講師,參與學生約80餘人。參加學生多為北市各校語文類資優、熱愛文學創作的學生。此次「文藝營」創作主題訂為「○○○的故事」,希望學生從台灣鄉土中擷取民俗、飲食、建築、旅行等領域的印象記憶,展現仁厚悲憫的情懷,疼惜關懷鄉土人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