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因神仙 賀知章辭官還道鄉

歐陽子雲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022
【字號】    
   標籤: tags:

唐朝著名詩人賀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號石窗,晚年號四明狂客。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合稱「吳中四士」。他的寫景詩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們都是「飲中八仙」之一。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後來死裡逃生,又活過來了,並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准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准許了他的請求,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

相傳賀知章後來入道修煉,雖然史載未有他回鄉後的情況,不過在《太平廣記》裡記載了一則他辭官前的偶遇,或許可以一窺他修煉的因由。

賀知章住在西京宣平坊,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他經常看見一老人騎驢出入其間。如此過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面色和衣服卻依然如故,毫無變化。也不見他有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他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別無其它的職業。

再深入觀察,發現他是非凡之人,賀知章因此經常在閒暇的日子裡去拜訪老人。

每回,老人都很恭敬謹慎地迎接他。老人身邊僅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請教他的職業,老人很隨意地回答了他。

由於他們之間往來增多,賀知章漸漸地更加禮敬老人,兩人言談也逐漸深入起來,老人說了他擅長修道煉丹之術。

賀知章平素尊信修道,所以願拜老人為師。後來賀知章和夫人持一顆珍藏多年的明珠,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為他講授道法。

老人接過明珠之後就把它交給了童子,令他上市場去買餅。童子用明珠換了三十多個胡餅,並用餅來款待賀知章。

賀知章心想,寶珠是自己特意送給老人的,老人卻如此輕用,心裡感到非常不愉快。老人有所感知,說:「道法只可以心得,怎麼能去力爭呢?吝惜財物之心不去,是不可能得道的。應當到深山窮谷之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去修行,生活在市朝中是難以得到的。」

賀知章聽了,頗有所悟,他拜謝了老人就離去了。

過了幾天,已不見老人的蹤跡。賀知章於是請求辭去官職,入道還鄉。

賀知章回鄉後的情況史載不詳,甚至他什麼時候去世,外界也不知道。其實,他去沒去世也沒有人知曉。

賀知章流傳下來的詩不多,收錄於《全唐詩》中的只有二十首。但他寫的《詠柳》與《回鄉偶書二首》,都為後世所傳頌。

資料來源:《唐詩紀事》卷第十七、《太平廣記》

--轉載自正見網 #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日,一位官吏忽然收到一紙天書,上面的字不可識,於是來請教何仙姑。
  • 道士們驚奇地說:「那左玄的玉簪,丟失了也快十年了。今日你所獲的果然就是那遺失的玉簪。」
  • 村裡人都說:「這裡沒有梅家,也沒有作道士的,只有淮南嶽廟中,有梅真君像,難道是他不成?」
  • 我有志於林泉,離開家鄉、故國已經很久了,不想讓骨肉知道我在這裡的行止。我姓薛,名玄真。
  • 當時北宋與遼國的邊境長達千里,除了這三關之地以外幾乎是平原無險可守,所以必須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據點,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於外族的侵犯,據今人統計在這些地方與楊六郎有關的地名多達數十個,楊延昭在這些地方也留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英雄故事。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藥王」孫思邈淡泊名利,仙風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學識和道行高深,「精識高道,深達攝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攝生之道,相傳他活到141歲,外貌非常年輕,人們從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閎、安期先生之類的神仙。孫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