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土生土長台灣博士林政鞍 國際發光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16日電)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林政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博士,念到博士班才第一次出國。因國科會「三明治計畫」赴德研究,成果受國際科學期刊重視,在國際專業領域發光。

年僅33歲的林政鞍,看起來羞赧,其實在大學玩社團玩得很入迷。

中原大學生醫工程系教授、也是林政鞍的指導教授張恆雄說,林政鞍的大學成績中上,應該是受參加社團影響,但本質很好。他也認為大學生應該多多參與社團,促進人際溝通。

林政鞍說,他大學參加合唱團,學業成績和社團參與度成反比,越熱衷社團,成績就越差。不過,他不翹課,學業成績至少都要及格。參與社團經驗,也讓他日後在德國研究期間容易結交朋友。

林政鞍念博士班一年級時,張恆雄帶他參加在加拿大卡加立舉辦的世界生物力學大會,這是林政鞍第一次出國。

張恆雄鼓勵林政鞍利用機會赴國外實習研究,在通過國科會「三明治計畫」(即台灣國科會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雙邊學生研究)後,2005年初赴德國進行學術研究。

林政鞍有關螢光金奈米團簇(fluorescent goldnanoclusters)研究成果,最近獲得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高度重視,並在 3月份期刊專訪他,介紹他的研究及心路歷程。      林政鞍在專訪中表示,台德國際合作計畫讓他受益良多,而他秉持著「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的精神。對於學術之路,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研究選題與指導教授。

林政鞍從小到大,雖然唸的不是明星學校,父親還曾問他是否考慮轉學。念到博士班才第一次出國,面對海關人員時,還會緊張怕英語講得不夠好。

年紀尚輕的林政鞍還不習慣面對鏡頭,參加國科會記者會前一晚被老婆唸,因為另一半希望他低調一點。

璞玉經過琢磨,終究會發光。林政鞍的研究之路還很長,但已逐漸在專業領域上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