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活動

泰北高中成人教育研習陶藝 校慶辦陶展

【大紀元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容耕台北採訪報導)泰北高中成人教育研習班陶藝課程在吳德賢老師認真教導下,學員們從理論與實做中體驗到陶藝創作的有趣與挑戰的刺激,讓研習過程更有成就感,張水明校長專程到教室看同學學陶狀況,對同學表現相當滿意,希望校慶能把作品拿出來展。

成人陶藝班前復興高中校長陳萬富表示,到學校學陶藝愈作愈有勁,也愈有心得,張水明校長笑稱陳校長是做什麼像什麼,學藝術出來的特別有創意,吳德賢老師在指導同學時因材施教,因此學習效果很不錯,吳老師表示,釉在陶瓷器的製程和表現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陶瓷器皿表面上,釉面能呈現器形表面並增加豐富色彩,亦可以運用釉面結合釉下紋飾,燒製成帶有觸感的的釉面。



泰北高中校長張水明(右)觀賞吳德賢老師(左)所拉胚的陶碗。(攝影:李容耕/大紀元)

其中最實際的用途是它在器皿上有防水、耐酸及耐熱之特性。釉面和玻璃性質接近,玻璃是呈現無結晶透明的狀態;而釉藥在燒製過程中卻會產生結晶的效果,這個結晶的構成,使釉面衍生許多種視覺的變化,在外觀上有無光的釉面、乳濁的釉面、透明的釉面、不透明釉和色釉,另外還有結晶釉面等各種不同的表現。

不少同學做壺的成果很不錯,吳老師說壺與茶道一體,因此做壺要學會泡茶,懂得茶文化與茶生活,吳老師陶藝有專精外,其在茶文化頗有心得,他說,《茶經》,是世界茶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獻,它為我國及世界茶藝、茶道的傳播與發展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茶經》中文字最多、描寫至為深刻的是“四之器”及“七之事”。“七之事”是臚列上古及至唐代三千多年的茶文化歷史資料,內容自然豐富。

然而陸羽以一卷的篇幅,僅次於“七之事”的文字去詳細描述煮、飲器具,其對茶的煮飲技藝與器具的嚴格要求顯然易見。 現代人泡茶當然沒有嚴格的規範,茶文化也是與生活有關,自然在茶藝茶道的發展上百家齊鳴,不過其最終的理還是如何泡好茶,而泡好茶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一把好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