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台故宮同時展出:清沈源與院本的清明上河圖

【大紀元3月31日訊】《清明上河圖》為中國寫實人物風俗畫之傑作,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名畫珍藏的(清 院本 清明上河圖)全卷,即日起至6月25日和(清 沈源 清明上河圖)同場展出,民眾可以比較《清明上河圖》兩種版本,對照並欣賞它們的筆法、用色、布景..等異同的巧妙。

《清明上河圖》原為北宋張擇端的作品,歷代臨摹此畫甚多,宋代原作長528公分、高24.8公分,現藏於北平故宮博物院;該圖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到了春天清明時節繁華和熱鬧的景象,作品以長卷的形式,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卷中,畫中往來人物衣著神情各異、栩栩如生,構圖疏密有致、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筆墨章法巧妙,尤其對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的描繪使其歷代享有盛名。

歷代臨仿、流傳《清明上河圖》版本甚多,台北故宮博物院即藏有八件,其中以(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最為著名,此卷由清宮畫院:陳枚、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五位畫家,參照各朝版本、集各家之所長,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如踏青、表演等娛樂活動,增加如:戲劇、猴戲、特技、擂臺等豐富的情節,因而畫中人物增加到4,000多人,於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合作完成。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長1,152.8公分、高35.6公分,用色鮮麗明亮、筆法圓熟,精巧寫實的描繪鄉野優美的風光,和市集繁華的生活景象,是研究明清之際社會風俗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該卷的建築均以西洋透視原理作畫,房舍街道大小比例、遠近距離皆精準掌握,並繪有西式建築物在其中。

故宮同時展出的清代沈源《清明上河圖》,構圖與場景的安排幾乎與(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相同,只有一些細節的增減,例如在店名、建築結構、庭園布置等描繪上有所差異;此外沈源的畫作是以水墨為主,僅用赭色稍加鉤染,呈現另一番清新雅淡的韻味,沈源用筆熟練,橋樑、屋宇、人物等描繪得極為精細工整,堪稱清代畫院之佳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