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

傲慢自大失道緣 名門子弟抑鬱而亡

一生中,人總難免錯過許多機會,也許因此與富貴、名祿、情感擦身而過。若事隔多年才發覺,錯失的竟是終其一生苦苦探索的機緣,且全因自己驕傲性格所致,此時,又該是如何的痛悔呢?

滎陽人鄭又玄出身名門,住在長安城中,從小和鄰舍閭丘氏的兒子一起師從師氏。

又玄性情驕傲,因自己門第聲望尊貴,而閭丘氏貧寒低賤,常戲耍、嘲罵閭丘子:「你閭丘氏不是我的同類,卻和我一起師從師氏,我即便不說,你難道不覺慚愧嗎?」閭丘子面露愧然之色。

幾年後,閭丘子因病而逝。

過了十年,鄭又玄以明經科及第,其後調補到唐安郡任參軍。郡守命他代理唐興縣尉。

與鄭又玄居住在同一官舍有個仇生,是大商賈之子,剛滿二十歲,其家產數以萬計。他每天與又玄見面,贈送了許多金錢財物給又玄,並常與又玄出外遊歷和參加聚會。由於仇生只是商賈子弟,所以鄭又玄從不以禮待他。

有一次,又玄設酒席舉辦盛大的聚會,卻沒有邀請仇生。等到酒宴近尾聲時,有人對又玄說:「仇生與你同住,常一道參加宴會,卻沒被邀請,你有沒有覺得不應該啊?」又玄感到慚愧,就去召仇生來。仇生到了,又玄用大杯斟酒給仇生,仇生推辭說不能全飲,堅持辭謝。

沒想到仇生因此惹得又玄發怒,他罵道:「你只是個市井之民,就知道錐子和刀,怎能逾越本分而得授官職呢?我和你為伍,你應該感到榮幸,又怎敢辭酒呢?」因此拂袖而起。仇生羞愧難當,俯身低頭而退。

回去後,仇生立刻辭去官職,閉門謝客,不與人往來,幾個月後就病死了。

第二年,鄭又玄被罷了官,寄住在濛陽郡的佛寺。鄭又玄平素喜好黃老之道。當時有個以道藝聞名的吳道士居住在四川的劍門山。又玄仰慕吳道士,去拜見他,希望做吳道士的弟子。

吳道士說:「您既然敬慕神仙,應當在山林裡居住,不要在塵俗之中混日子。」又玄高興地拜謝說:「先生真是有道之人,我願為您差使,可以嗎?」道士同意了,把他留了下來。

十五年後,又玄修道的志向漸漸鬆懈下來。吳道士說:「你既然不能堅定修道之心,住在山林中也是徒然。」又玄告辭而去。

又玄後來途經褒城住在旅館時,遇到一個十多歲、相貌清秀的小童兒。又玄與童兒說話,那個小童的智慧和辯才千轉萬化,又玄自謂不能及。

童兒對又玄說:「我和你是故人,還記得我嗎?」又玄說:「忘了。」

童兒說:「我曾經生於閭丘氏門中,住在長安,與你一同讀書,你認為我貧寒低賤,說我不是你的同類。後來,我又作仇家的兒子,與你同舍。你接受我許多饋贈,然而你從不以禮待我,罵我是市井之民。為什麼你驕傲得如此過分呢?」

又玄很驚詫,於是拜了兩拜道歉說:「這實在是我的罪過啊。然而你不是聖人,怎麼會知道三生的事呢?」童兒說:「我是太清真人。天帝認為你有道氣,特意派我降生人間,與你為友,將要授你真仙之訣,可是因為你性情驕傲,終不能得其道。唉,可悲呀!」言畢,童兒忽然不見了。

又玄細細地回想一生經歷,明瞭自己失去的是什麼,深感慚愧痛悔不已,最後竟然憂愁而死。

(資料來源:《宣寶志》)#

——轉載自正見網

【原標題】神仙故事:落塵世本性迷  仙人伴亦無益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