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故事(上):忠義昭日月,寧死以殉國!

陸真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官居郡守而被任職,做了郎官(皇帝的侍從官),後來遷升到彝中廄監的職位。當時漢朝與匈奴不和,雙方多次通過派遣使者的方式,相互偵探對方的情況,匈奴先後扣留了漢朝的使者郭吉、路充國等十多批人。匈奴派的使者到來,漢朝也將他們扣留,以互相抵償。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剛剛即位,害怕漢朝襲擊他。就說:「漢朝的皇帝是我的長輩。」便將漢朝的使者路充國等人,全部送還漢朝。漢武帝很讚賞他深明大義,就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持著旄節,把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送還給匈奴;並贈送豐厚的禮物給單于,以報達他的好意。蘇武與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兼任使者屬吏的常惠等人,召募士兵及偵察人員,共一百多人,一起前往。到了匈奴後,將準備好的財物贈送給單于,單于漸漸地驕傲起來,不是漢朝所希望的那樣。

匈奴方面,正打算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返回。恰巧遇上緱王與虞常等人,在匈奴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投降漢朝,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討伐匈奴,兵敗而降。緱王、虞常與隨從衛律投降的人,暗中策劃劫持單于的母親後,回歸漢朝。正巧蘇武等人到了匈奴,虞常在漢朝時,一向與副使張勝,互相引為知己,私下裡拜訪張勝說:「聽說漢朝皇帝很恨衛律。我能為漢朝效力,用暗箭射殺他。我的母親和弟弟在漢朝,希望能賞賜他們。」張勝同意他的想法,並贈送財物給虞常。

一個多月以後,單于外出打獵,只有單于的母親、后妃及其侍從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想趁機發難,其中有一人夜裡逃跑了,告發了這件事。單于部下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人都戰死了,虞常被活捉。單于派衛律審理此事。張勝聽到這個消息,害怕以前與虞常講的話被揭發,就將這個情況告訴了蘇武。蘇武說:「事情已經這樣了,這一定會牽涉到我。我受到侮辱後才死,就太對不起國家了。」蘇武想自殺,張勝和常惠一起勸止了他。

虞常果然牽扯到張勝。單于大怒,召集眾貴族商議,想殺死漢朝的使者。左伊秩訾說:「假如謀害單于,又該怎樣加重處罰?所以不要殺死他們,應該讓他們全部投降。」單于派衛律召來蘇武受審。蘇武對常惠等人說:「我的氣節和國家的使命遣受屈辱,即使活著,又有何面目回到漢朝!」說完拔出佩刀就自殺。衛律大驚,親自抱著蘇武,派人騎上快馬召來醫生。醫生在地上鑿了一個小坑,坑內放置暗火,將蘇武伏臥在坑上,輕輕地叩擊背部,讓瘀血流出來。蘇武從昏死的狀態中,又甦醒了過來,衛律說:「您何必白白地葬身荒野?那樣,誰又會知道您對漢朝的忠誠呢?」蘇武不理睬他。衛律又說:「您沿襲我過去的作法投降匈奴,我就與您結拜為兄弟。如果今天您不聽我的計策,以後即使想再見到我,還可能嗎?」蘇武怒斥衛律道:「你本為漢朝臣民,不顧朝廷的恩義,背叛君主和親人,成為降虜,淪落匈奴,我還見你做什麼?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人的生死。你不主持公正,反而想挑起兩國君主相爭鬥,你就坐觀禍亂。南越曾殺害漢朝的使者,結果被漢朝分割為九個郡;大宛王殺了漢朝的使者,後來他也被漢朝所誅殺,頭顱懸掛在漢宮北門;朝鮮殺了漢朝的使者,立刻就遭到了誅滅。惟獨匈奴還未發生過這樣的事。你明知我決不會投降,卻想讓兩國相互攻擊,看來匈奴的災禍將從此開始了。」蘇武大聲怒斥了衛律。

蘇武又一次面臨生與死的選擇。

先前,衛律「舉劍欲擊」張勝,張勝請降:「副有罪,當相坐」。現在,衛律又勸降蘇武,蘇武不為所動;衛律「復舉劍擬之」,蘇武仍巋然不動;並且,蘇武怒斥了衛律。

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現在,蘇武又一次勝利了。蘇武「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碰斷了衛律的利刃;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撞擊中。蘇武必死的決心,閃射出耀眼的光芒。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懸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必死的決心和「威武不能屈」的氣概,化作了無比的勇氣和智慧,蘇武義正辭嚴地向匈奴宣告:如果一意孤行,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一個不辱使命,「威武不能屈」的蘇武,就這樣長存在我們民族史冊。

(上篇完,下篇待續)

轉載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一五五一年李時珍因爲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聲名遠播,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聘爲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幾年後,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此期間,他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摘錄了不少醫學資料。
  • 吳承恩是明代著名的小說家,他父親為他取名“承恩”是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留名青史的忠臣。然而他並沒有達成父親的期望,在科舉場上屢不得志,考了多次竟連個舉人都沒考中,直到45歲才勉強考上了一個歲貢生。
  • 吳道元,字道子,後改名為道玄,是唐朝第一大畫家。他是一個畫界的全才,舉凡人物、菩薩、神佛、龍、鳥、花木、山水及車輿、器仗、橋樑、房舍等等,無不精通,其中最擅長的是人物及佛像。千餘年來被奉為「畫聖」,民間畫工尊稱他為「祖師」。
  •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生於北宋神宗元豐四年(一○八四----?),是歷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文學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她最大的成就在於詩詞,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
  • 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之治」,政治昌明,文治武功均盛,民阜物登,社會康樂,可與他的先祖太宗世民的「貞觀之治」媲美。但開元之治中,玄宗友愛的表現,不僅唐朝歷代帝王莫能及,即使擱在整個中華歷代君王中,像這樣敦睦友于的,恐怕也是鳳毛麟角的呢﹗
  • 蘇州西園戒幢寺五百羅漢堂裏,有個泥塑瘋僧的立像,他就是「風波和尚」。傳說他有十樣毛病:歪嘴、駝背、鬥雞眼、招風耳朵、癩痢頭、蹺腳、抓手、斜肩胛、雞胸、外加歪鼻頭,因此又叫 “十不全” 和尚。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為他的正直以及聞名於世的“掃秦”事蹟。
  • 春秋末年,齊景公在位時,有一次,晉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東阿」和「鄄城」兩個地方,燕國也出兵侵略黃河南岸地區,齊國遭到西、北兩方夾擊,情況十分危急,齊景公召集大臣商量對策,誰也提不出一個具體的意見來。
  •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謚號文達;生於清雍正二年,卒於清嘉慶十年(公元一七二四至一八零五);直隸崔爾莊人;是清朝乾隆嘉慶盛世最傑出的文學家、編纂家、評論家和詩人。
  • 話說當年正值皇上壽辰,各國使節及文武百官紛紛向皇帝祝壽進貢。其中有一個國家不懷好意,祝壽的賀禮是三根三尺多長的大蠟,寬大約一酒瓶,蠟上鑲刻了各式各樣的龍鳳圖騰。嘉慶帝龍心大喜,衆大臣直誇蠟是上乘的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