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

兩封感人的家書

名詩人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是寶山的望族,育有一子名積鍇,字如孫。張幼儀二十六歲時,為成全徐志摩和陸小曼的婚姻,忍痛答應離婚。

她靠著上海銀行界有實力的兄長張嘉璈的幫助,開設了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自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業績很好。

對日抗戰勝利後,國社黨和民憲黨合併為民主社會黨(簡稱民社黨),她另一位兄長張君勱任該黨主席,她擔任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並掌管財務。她工作忙碌,又全心教養兒子,沒有想到再婚的事。

民國三十八年(1949),中國大陸易幟,張幼儀走避香港。四十二年,她住香港藍塘道一棟公寓,樓下住著一位中醫師蘇季子。這年她五十六歲,兒子積鍇已在美國成家立業,她這時才感到空閑寂寞,想找個老伴。

蘇季子五十三歲,比她小三歲,原配已逝。曠男怨女,近水樓臺,雙方都渴望尋求第二春。她先分函兩位兄長徵求意見,兩兄都表示樂觀其成。她又寫信問兒子積鍇,信的大意如下﹕「爾在美國,我在香港,相隔萬里,晨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如何﹖……」

積鍇回信,言辭懇切,感人至深﹕「……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亟。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贍。諸孫成長,全出母訓。當日繞膝,今日留學,繼志述事,母忝所生,門第中興,此其時矣﹗不幸中原變色,雞犬不安,骨肉分離,迢迢萬里,難以團聚,移民限制,寸步難行,板與迎侍,渺不可期。每念及此,寸心苦碎。去日苦多,來日苦少,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

張幼儀獲得積鍇回信後,就和蘇季子在日本東京攜手步上紅毯。張幼儀為成全徐志摩和陸小曼,甘願犧牲自己的幸福,無怨無悔,可稱得上是一位可敬可佩的奇女子。

※※※

民國初年,蔡鍔討伐袁世凱,稱為二次革命,捨身成仁的二十四位烈士中的石磊,在獄中寫信回家,對妻子的安排交代:「……她欲嫁則嫁之,不可強其守;風晨月夕,孤苦難熬。欲守則守之,不可強其嫁;父母在堂,兒女俱幼……」情理兼顧,詞意雙絕,尤覺淒切感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