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來一大千

【藝海漫遊】筆墨傳奇

張大千110歲紀念畫展
嫣華、翠燕採訪報導
font print 人氣: 159
【字號】    
   標籤: tags:

永遠是一襲長衫、長髯飄拂,張大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留下了文人雅士的風貎。張大千在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在這之前,他就被賦與「南張北齊」的美譽,也就是張大千與齊白石齊名,而且徐悲鴻還稱許他為「五百年來一大千」。他到底有什麼藝術成就呢?為什麼能獲得這麼高的讚譽呢?我們來到張大千110歲的紀念畫展,一睹他的藝術風采。

完美多元的藝術家

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談起張大千:「一般人對張大千的認識,只知道他是畫家,事實上,他是書法家,他是文學家,他也是鑑定家,他是一個美術家、生活藝術家,他非常多元,而且樣樣都能做到十全十美。」黃館長接著說:「徐悲鴻讚賞張大千先生說,『五百年來一大千』,我個人對於這一句的看法是──這是文人對於中國文字的一種遊戲。因為大千,就是一千,一千的一半,就是五百。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他是幾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師。」

長流美術館館長黃承志則說:「張大千確實是個了不起的畫家,他的一生多彩多姿,他的經歷非常吸引人。最重要是,他的作品,他的意境,他的基本功夫,他給人家美的感受,是沒有人能夠媲美的。徐悲鴻說,『五百年來一大千』,這句話絕對不是恭維,因為他的功力、基本功無人可比,他的才氣很高。到現在仍沒人能趕上他,雖然很多人批評他,但是,他的作品會講話。」

緬懷畫荷大師紀念展

98年適逢張大千大師110歲冥誕,歷史博物館於4月10日至6月14日,舉辦第12次書畫展,緬懷張大千110歲的紀念展。館方和國畫大師的不解之緣,從這一張他們收藏的大型荷花圖裡可以看得到。炎炎夏日裡,在一片生機盎然的荷花池畔,張大千的紀念展帶給人們許多清涼,和視覺與心靈的饗宴。

歷史博物館研究主任巴東談起大師的畫作,他說:「大畫對一個藝術家最艱難的挑戰,並不是把一幅小畫放大了,就是大畫了,那會顯得十分空洞。表現荷花生機蓬勃的生態,必須讓人覺得它生長得很有生命力,還要加強筆墨的空間濃淡。特別是他胸襟雄偉的氣勢,還有他用墨的能耐,他的花卉畫那麼大的話,主要受到敦煌佛教的影響,因為佛教的壁畫非常的大,他掌握了這種作畫的情趣以後,他可以經營這麼大的繪畫。」



臨敦煌壁畫-十一面觀音

敦煌壁畫中,有很多腳上踩著荷花的神佛畫像,或許這就是和佛家有因緣關係的大千居士對荷花情有獨鍾的原因。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非常多以荷花為題材的畫作。主任巴東說:「歷來的畫家,因為受到技法的限制,沒有辦法畫雨中的荷花,張大千先生發明了潑墨潑彩,水墨陰濕流動在畫面上,營造出一種水氣瀰漫,而且有一種洞濕清涼的感覺。在這張作品上,大千先生畫了粉紅色的荷花,跟青綠重彩一搭配的時候,一方面呈現豔麗的效果,另外一方面又有清涼的氣質,所以在色彩上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和成就,是非常難的。」

主任巴東對《鉤金紅蓮》這幅作品有高度的評價:「敦煌的佛教藝術,他是一種法相莊嚴的境地。在這一張作品裡面,張大千先生充分的把色彩,還有造型的華麗,可說是精工四射,豔麗光彩奪目的風格,表現得非常燦爛。通常來講,非常華麗的風格,會有俗氣的感覺,可是這張畫做到了驚豔,卻沒有俗氣的感覺,極盡華麗之能事。」

他筆下有很多不同面貎的荷花,有高貴豔麗的《鉤金紅蓮》,有秀麗淡雅的工筆《紫荷花》,還有更多的是大筆揮灑的寫意荷花。



紫蓮花


敦煌臨摹壁畫的影響

從年輕時代,張大千就臨摹很多不同朝代名家的真跡作品,從中吸收古人的繪畫精華,奠定非常好的基本功。其中,他最擅長的、流入市面的仿清朝石濤作品,連鑑定家都分辨不出來,雖然從此成為知名度很高的文人水墨畫家,但也同時換來很多批評的聲音。1944年,正值兵荒馬亂的時候,他又為了什麼要千辛萬苦的冒著生命的危險,千里迢迢的遠赴敦煌呢?敦煌究竟有什麼吸引力呢?

被稱為集中國古典繪畫之大成,他一手彙整了兩大繪畫體系──明清的文人水墨畫系統和唐宋職業畫家的系統。然而,造就張大千大放異彩的一生,其中,最大的轉捩點,就是──敦煌。

巴東如是說:「他的企圖心很強,他聽說在敦煌有唐宋壁畫,就動念想要去看一看,繪畫風格是什麼,所以,他不遠千里跋涉到敦煌。當時到敦煌的生活條件,非常非常差,沒水也沒電,也沒有補給,他帶了子弟,走進了敦煌。他本來預計只待3個月,但是,他待了2年6、7個月之久,在敦煌閉關,臨摹壁畫兩百多幅。這些作品裡面,包括大大小小,除了線條勾勒之外,最重要的是色彩。中國古代傳統唐宋以前,是用重色重彩,像石青、石綠,還有朱砂,這麼豔麗的顏色,都是中國古代常用的,只是文人畫家興起以後,就沒有用那樣豐富的色彩。因此,張大千先生在敦煌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在色彩上面,有非常重要的突破跟成就,也影響到他晚年潑墨潑彩的風格。」

館長黃永川說:「張大千先生到了敦煌以後,他看到了大格局。西方的極樂世界,這樣的描繪,還有唐代的大國,他們的造型都有一種氣勢。他大量的臨了一些畫,突破了宋代以前的繪畫風格,線條也拉得極長,色彩也極為典麗,有一個大國之風那樣的氣勢,即使山水也是如此。」

唐宋年間,很多匠師虔誠的用無數的時間和心血,以表示對神佛的崇高敬仰,就因為這樣的精神,造就了敦煌洞窟千年不朽的佛教藝術。敦煌洞窟裡,有難以計數的描繪神佛世界的壁畫和雕像,其中有很多雄偉壯觀、讓人歎為觀止的大型壁畫。畫家把他整個生命,奉獻在洞窟這個佛教藝術裡面,這個跟文人畫家這種隨興的,或者文人娛事的這樣的畫法,那個心情完全不同,張大師得到非常深的感受跟啟發。張大千在敦煌沉浸兩年多後,畫風從明清的文人畫,回復到1千年前的大唐年間,大開大合、富麗堂皇的風格,色彩也變得更為明亮和光采。

白描作品展現功力的深度

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說:「在30年代,大千先生的畫表現得就非常純練,他曾經臨摹過清朝明代大師的字和繪畫風格,都可以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顯現,那時候的功力就很深厚了。」接著,他又說:「中國的繪畫從宋元以後,人物畫或者是山水,一直都在模仿階段,人物畫中的女子,看起來弱不禁風,臉部也沒什麼太多的血色,以纖弱為雅。」

主任巴東說:「大師在敦煌所受到的影響,最重要的部分,其中一項就是線條勾勒,這一張白描觀音大士,是使用線條的流暢、生動、精準,勾勒的線條,呈現出它的藝術性,和高度的美感。在這張作品上,我們可以看到他並沒有染色,可是,我們可以看到線條的流暢、優美和生動,他等於把唐代的所謂「曹衣出水」,這種美感表現在他的作品上,這是大千先生以後藝術創作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跟內涵。」 張大千留下的白描作品,不只是這一張《觀音大士像》,還有《維摩詰經變圖》和《鹿王本生故事》,也都是只有白描,而沒有上色,從中更可以看到他的筆法和功力。

線條的精準與重彩的鮮麗

巴東說:「從仿唐寅仕女圖這一張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在表現風格上差了很多,第一、他的線條變得非常精準,而且有彈性,而且是每一筆都收到筆的末端的部分;第二、他的色彩變得非常的鮮麗,石青石綠的重彩,跟前面的水墨的風格差很多,這也是來自敦煌佛教藝術的鍛鍊。再來,就是他的敷染,他的敷染是一層一層染上去,然後在上面開臉,所以我們看到整個臉,畫得非常的生動,非常的精細,甚至於頭髮,從肉裡這樣一根一根的長出來,整個臉型、造型的美感,非常圓潤、飽滿,敷染非常的厚。」



仕女圖

這種畫就是進入到唐宋的職業畫家的繪畫風格,是一種非常精準的、嚴謹的、細膩的,是一種硬碰硬的功夫。因為張大千到敦煌以後,重新恢復中華古代的傳統,銜接到唐宋的繪畫風格。因此,在這張仕女圖裡面,一方面它有明清仕女畫的秀麗,另外,又有唐宋仕女畫的高雅、明豔、大方,展現他在藝術極高的境界。

敦煌有了張大千,得以聲名遠播,成為揚名國際的藝術瑰寶;而張大千也因為有了敦煌,才得以有了這一生璀璨的藝術成就。

豪情義氣更顯格調高

2002年,張大千的大幅荷花金屏風,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022萬港幣成交;他後期的潑墨山水畫,在拍賣會上也是動輒幾百萬港幣的行情。半個多世紀以來,張大千的作品在藝術市場裡,都是雅俗共賞、炙手可熱的收藏品。他的作品為什麼可以獲得這麼多收藏家的肯定呢?

很多人說張大千的一生充滿傳奇,除了高超的繪畫技巧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之外,經營張大千的畫作已有30年的黃承志館長認為,他的為人處事也讓人津津樂道。他說:「張大千個性豪放、大方、慷慨,所以在他身邊的人都得福。甚至他家已經沒錢了,有朋友來借錢,他會馬上打電話叫人家送錢來,幫助朋友救急,然後過兩天再畫畫,再去還這個朋友。他的豪氣讓他的畫的格調更高。」

10歲以前就開始學畫的張大千,成名甚早,始終勤耕筆墨的他,一路畫到85歲,據估計,他的畫作高達3萬張之多。黃承志館長說:「信筆捻來就可以寫,出口就成章,張大千的文學底子很好、非常高。他的畫作究竟有多少?我想,3、5萬張跑不掉。他這麼有名,求畫的人排隊,供不應求,他欠人家的畫債很多,他有空就要畫。而且,他十分慷慨,常常接濟那些老朋友,他常常送他們,賣畫可能還少,送畫還更多。」

黃永川館長也說:「這麼偉大的藝術家,他會隨便送人字、送人畫嗎?他的確也常常送,不會用賣的。縱使畫了一幅大畫或者好畫,他不見得要擁有在他身邊,他可以很自然的送出去。」打從一出道,就以賣畫當作唯一的職業,張大千的畫作行情,在藝術市場裡常常居高不下,但是就算如此,他並不在意將畫餽贈給朋友,聽說,就連初次見面的朋友也不例外。



從巴西運回史博館的槃阿石

山水意境三部曲

巴東主任將大千先生的山水作品做如是劃分:
首部曲:手卷《蜀山秦樹》是張大千送給好友張目寒的作品,上面還有包括于右任等13個書法名家,在後方題了比畫作還要長的題跋。這件作品是大千先生在1939年所畫的,他們取道到四川去,沿路看到四川的名勝風景與遊賞的經驗。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做到了文人水墨輕逸秀氣的筆法,一種細膩秀氣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來,他天份很高。簡單的講,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非常完整的、完美的一個呈現。

二部曲:經過敦煌佛教藝術的洗禮以後,他畫的山水就變成一種繁針細筆的精工的山水,這種工筆畫作,我們可以把它看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他邁入職業畫家那種精筆繁複的風格,作品畫得非常精細。

三部曲: 60年代畫的山水意境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出現真山實水的氛圍,還有厚度,就不是30年前他所畫的文人水墨山水可以比擬的。因此,在這張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雲水飛動,雲氣蒼茫,非常渾厚的自然的氣息,水墨淋漓。

3張山水作品,剛好代表大千先生畫山水作品的3個不同年代。巴東主任說:「一個大師的藝術水準,必須有2個條件,第一、他的藝術創作必須要有歷史的縱深;第二、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這點來講的話,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意義和成就,都是非常非常高的。」



張大千-做畫中



張大千-白鬍子竹林

浪跡海外 根落台灣

黃永川館長說:「很多人很好奇,大千先生在民國38年(1949年)離開大陸以後,為什麼就沒有再回去,大家都曉得他是一個愛好和平,喜歡自由的大師,他不喜歡亂、戰亂,或者是很多未定數。最後,他落根在台灣,也許,這就是他的主見吧!」

張大千結束了浪跡海外的生活,回到台灣,1977年在摩耶精舍定居,最後在1983年去世。過世的時候,他把72件收藏品送給故宮,然後把摩耶精舍也捐出去,由故宮接收。他賺得了所有的,又把所有的花光,這種豁達的藝術家胸懷,令人感佩。張大千在這片土地上,留下大量的作品,讓今日的人們得以飽覽他的藝術風采。

張大千一生的事蹟和傳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人雅聞。然而,度過了這麼極有傳奇色彩一生的張大千,卻在他晚年的畫作中寫道:「無人無我,無古無今,擲筆一嘆!」在年輕時,曾經當過百日的和尚,一直以佛家居士自居的他,或許對人生有另一番體悟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然染料和生活文化息息相關,我們從各個朝代豐富的服飾,可看到天然染料被應用得多廣......
  • 因為生長地區的關係,每個不同國家使用的藍染植物都不一樣,但是奇妙的是,在藍染的布品上,化驗出來的分子結構卻都一樣,分不出來到底是哪一種植物染出來的。
  • 所謂十二章紋,是皇帝的裝飾紋樣,這十二章紋就是用來彰顯皇帝的道德才能,以及治國的能力。這十二章紋是漢人的文化歷史,不是滿族的。
  • 在清朝宮廷服飾中,最吸引人注目的焦點是,尊貴的皇帝所穿的龍袍,龍的圖騰既然被用來作為一國之君的代表,當然絲毫馬虎不得,造型千變萬化、威儀無比,讓人驚歎不已。
    朝袍的下擺占有很大面積的是八寶平水、八寶立水的圖案,它們將代表佛家、道家的8種寶物,藏在氣勢洶湧、翻騰的波浪之中。
  •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步調影響下,許多人已經遺忘了傳統與古典,
    但在空氣中都瀰漫著陶瓷味的台灣陶瓷之鄉鶯歌,有一位鍾情於古蹟創作的藝術家,
    她就是全國唯一獲得「全省美展免審查資格」的女陶藝家──許明香。
  • 因為大千先生曾對他說:「我只對我的作品負責,我因為愛畫畫,所以我張張畫好好畫,因為我做我愛做的事,為甚麼我不好好做呢?至於這張畫是賣的、還是送給人的,我不管,我都好好畫。」這番話深深的影響了他。
  • 林洸沂常利用假日,到各處廟宇找老師傅所留下來的作品,然後在作品中,找出老師傅遺留下來的精神,經由吸收、消化、反芻到自己的作品上。短短幾年,林洸沂從傳統中走出來,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他在造型及線條上的掌握,自然而流暢
  • 對於一位18世紀女性藝術家來說,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藝術生涯非同尋常。她出生於瑞士一個貧寒的畫家之家,作為獨生女,她仍接受了廣泛的教育,在十幾歲時就已展現出肖像畫和歌劇演唱的驚人天賦。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英語,這為她日後在國際上取得成功──成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家、歐洲上流社會的傑出女性奠定了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