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卍字符系列預言的啟示(十九)

十、瑪爾斯到底是什麼
陸聞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十、瑪爾斯到底是什麼

諾查丹瑪斯生前多次提到「瑪爾斯」,在預言中也多次使用「瑪爾斯」, 「瑪爾斯」到底是什麼? 在「1999年7月」的預言中已經破解過了——「瑪爾斯」就是馬克思。馬克思是共產主義的創始人,因此「瑪爾斯」也隱喻共產主義和共產黨。

諾查丹瑪斯在預言中寫道:「瑪爾斯揮動著手中的利劍,流血將達七十回,聖職在受到崇敬的同時,更多的是遭受誹謗與抵賴,在那些人的心目之中,宗教已不值一提」。

當寫到此篇時,心中多有感慨,三個月前瀏覽網頁時看到幾篇關於馬克思與撒旦教的文章,於是把網頁保存下來。這是發表在阿波羅新聞網上的兩篇文章,對人們能夠瞭解馬克思和共產主義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也對於解析本篇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卡爾‧馬克思的成魔之路》(加強考證版)作者:Finder,成文參考了《馬克思與撒旦》(《Marx and Satan》)、《馬克思崇拜起源於撒旦教》(《The Cult of Marx – its origin in Satanism》)、《馬克思是一個撒旦魔鬼?》(《Was Marx a Satanist?》)等文章,所有談及的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作品,都可在馬克思主義者建的網站www.marxists.org中查到,文中配有中英文對照,並註明了出處和鏈接網址。

《馬克思不為人知的生平》作者:龍延,是根據反映馬克思生活和工作的英文版書籍《馬克思與撒旦》(《Marx and Satan》)整理而成,較為系統的陳述了馬克思的生活、為人及其撒旦教信徒的實質。

筆者將這兩篇文章推薦給大家,來說明瑪爾斯到底是什麼?

《馬克思不為人知的生平》

我們中國人從小到大被強行灌輸了馬克思的理論,但是我們對馬克思本人並不真正瞭解。在莫斯科的馬克思研究所裡有一百多卷馬克思寫的文字,但只有十三卷出版了。馬克思寫的那麼多其他東西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不出版呢?想隱藏什麼嗎?

近來看到網上流傳著有關馬克思和撒旦教的文章,於是找到有關馬克思生活和工作的英文版書籍[1,2],看到了更多馬克思不為人知的生平。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律師家庭。當馬克思六歲時,他的家庭皈依了基督教,他早年是一名基督徒,信仰上帝。他高中畢業時,成績很好,一切看起來正常。他父親對他寄予厚望。

然而在他上大學期間,他的性格大變,心中充滿了仇恨與狂妄自大,引起了他父母的不安和痛苦。

馬克思家庭富裕,父親在他上大學期間給他很多錢供他揮霍[3],而且馬克思和燕妮(Jenny von Westphalen)已經祕密訂婚了(燕妮家境比馬克思好,人也長得漂亮,是眾多小伙子追求的對象)。按照常理來說,此時的馬克思應該對人生是正面而積極的。那他為什麼一下子變得心中充滿仇恨呢?原來他進入大學後,馬克思加入了由喬安納‧薩斯卡特(Joana Southcott,據稱與Shiloh魔鬼有交道)主持的撒旦教會[2],成為魔鬼教的一員。(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本文將著重剖析《諸世紀》中的薔薇卍字符系列預言,並將諾查丹瑪斯生前所繪製的七幅畫作破解出來,希望以此見證歷史的今天。
  • (shown)人類在考古中,發現了許多帶有「卍」字形圖案的文物,考古學家們帶著驚奇,凝視著這些跨越千年的神秘符號......
  • (shown)在佛教傳入中國前,卍字符就已經被使用了。時間比佛教出現的年代還要早的多。這說明:卍字符並非佛教僅有的標誌。
  • (shown)卍字符作為神聖的符號,放在墳墓裡好像有點~不太合適。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似乎代表著對未來歸宿的一種願望。
  • (shown)在這篇預言中,諾查丹瑪斯基本上敘述了法輪功在中國遭受迫害的情況。法輪功學員信仰真善忍,重德修善被視為「新的行為」,「大眾在流血」暗喻1999年中共打壓法輪功以後,法輪功民眾遭到了殘酷的迫害。
  • (shown)早在幾百年前諾查丹瑪斯就已經預測到:瑪爾斯的出現會給人類帶來深重的災難......
  • (shown)太陽系內巨大行星十字架的出現,蘊含了兩個涵義:(1)「巨大的死亡」;(2)「耶穌受難與信仰迫害的再一次上演」。
  • (shown)四百多年前,諾查丹瑪斯洞察了這場大批判,並用簡短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shown)「大七數」是指猶大七人,即七名猶大;在中共××勞教所不同的幾個房間裡,七名猶大被中共司法廳利用,對法輪功學員進行強制洗腦......
  • (shown)預言從出現之日起,就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在不斷被歷史印證的同時,也吸引著人們去探索和追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