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帶來的不只是創意 北漂小夥蛋形蝸居爆紅

【大紀元2010年12月01日訊】近年來,蝸居、蟻族、「鼠族」房奴……這些熱詞的流行,暴露出了大陸高房價延伸出的居民住房問題。近日,北京海澱區街頭出現了一個「蛋形」小屋,引發路人的驚嘆不已。那是來自湖南的北漂年輕小夥戴海飛,為節省房租借了6,000多塊錢,在學弟學妹幫助下,打造出來的「蝸居」,然而在創意之餘,其簡陋的居住條件卻也令網友內心發酸。

據《新京報》報導,24歲戴海飛在老家湖南上大學畢業後,就成了北漂一族。進入冬季的北京街頭,不少人已穿上羽絨服,而戴海飛用竹子造出的「蛋形」小屋裡,溫度錶顯示4.4℃。

戴海飛的公司位於海澱區成府路的一個大院裡,在公司樓下,一座小屋像一顆巨大的雞蛋,立在草坪上。小屋兩米來高,麻袋拼成的外皮,看上去有些不起眼。「蛋殼」上,被掏出一個橢圓形的小門,沒有鎖。小屋的下邊,裝有輪子,可以挪動。

小屋由竹條編制而成,上面用一些釘子進行固定。戴海飛介紹,在竹條外,還有竹蓆、保溫膜和防雨膜,最外邊,是麻袋拼成的保溫層,麻袋裡填充著發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裡面可以長出草來。」



麻袋拼成的「外牆」。(網路圖片)

蛋形小屋裡擺設簡單,一張約一米寬的床,床頭放著幾本書。床尾藏有一個水箱,裡面有壓力系統,可以把水壓上來,供洗漱用。

蛋形小屋條件簡陋,麻袋拼成的「蛋殼」很難抵當冬天的寒風,小屋裡並沒比室外暖和多少,坐上十幾分鐘,手腳就會凍得冰涼。

戴海飛的老家在湖南邵陽的鄉下,父親在建築工地幹活,母親在一家公司做清潔工。戴海飛在湖南讀大學,從網上找到北京一家建築設計公司實習,畢業後就留了下來。

他說,父母年紀大了,卻仍然在奔波,希望給他存錢娶媳婦,「他們不知道以他們的工資水平,在北京買套房需要工作兩三百年。」

「即使在北京租房,價格也讓我難以接受。」戴海飛介紹,年初,在公司的「雙年展」上,展示了一個設計項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動的蛋形小屋。戴海飛說,他決定利用公司的設計概念,給自己造一座房子。

隨後,戴海飛跟表哥借了6,400多塊錢,作為買材料的成本,在幾名學弟學妹的幫忙下,忙碌了一兩個月,造出了這座蛋形小屋。今年10月,戴海飛花了三千多元,把小屋從老家運到了公司樓下。

白天,他在公司裡工作、學習,晚上12點,從樓上的公司下來,鑽進小屋睡一覺,早上8點起床,上樓就是公司。只是進入冬季後,小屋越發冷了,晚上大概只有3、4℃。

雖然蛋形小屋,冬天室內溫度僅有4-5度,但小戴似乎很快樂。「不租房,我也是『月光族』,現在有了蛋形小屋居住,沒了房租負擔,我每天吃飯不用再考慮怎麼省錢,偶爾還能去咖啡廳瀟灑一下。」

雖然現在有了「蛋形」小屋,但是戴海飛的父母還是希望他能娶妻生子,有套房子。對此,戴海飛說,是啊,他們也說我應該有房子,找個女朋友,結婚。但是他們不知道在北京太難了。我原來租房子,是那種一個大屋被木板隔成很多小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每個月的租金就八九百。今年畢業前,我回家做畢業設計需要退房,還被中介以各種理由剋扣了押金。真的很無奈。

北京的房價是很多人的心頭之痛,高價格、高房貸,讓很多想買房的人望而卻步,「蛋形小屋」的誕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說,「蛋形小屋」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但同時也是這些北漂一族對於城市高生活成本的無奈之舉。「蛋形小屋」只是眾多城市蝸居族、蟻族生活現狀的縮影,對於城市住房建設等民生問題可能也是一個「冷幽默」。

還有網友說,蛋形蝸居可以被視作是一種被生活逼出來的智慧,是一種對殘酷現實的諷刺和抗議,但恐怕更多的是一種對現實的無奈。如果房價低一點,如果房租低一點,如果中介不那麼黑心一點,如果工資漲一點,誰又願意住在這蛋形蝸居里呢?

有網友擔心如此簡陋的小屋能挨過寒冷的冬天,「難以想像如果下雪、下雨後這蛋形小屋還能不能居住」。



北漂年輕小夥戴海飛為節省房租打造出來的「蛋形屋」。(網路圖片)



北漂年輕小夥戴海飛為節省房租打造出來的「蛋形屋」。(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