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薛瑞芳、林峰子展出《樂陶陶》

釉藥專家薛瑞芳與林峰子伉儷在10月30日至11月17日於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辦「樂陶陶 ─ 薛瑞芳、林峰子陶藝書畫展」,展出的作品有林峰子的紙本書法、瓷磚書刻、彩墨畫以及夫妻分工合作完成的陶版書法、陶藝立體作品等計88件,值得民眾走訪一趟位於台中縣清水鎮的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慢慢品味變化細緻的釉色。

釉藥專家 熱愛窯藝

薛瑞芳自1997年即應聘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工藝設計系及藝術造型研究所任教,因為台灣缺乏釉藥學的教科書,乃編寫大專用書「釉藥學」於2003年由陶博館出版。數十年來,陸續發表耐火材料、陶土、釉藥及陶瓷製造相關的論述,對於土、釉藥的結構與組成、原料來源、青瓷發展史、青瓷釉的類別、青瓷灰釉及青瓷石灰釉等十分專精。

擔任過中華民國鈾藥研究學會的顧問與講師,是台灣少數專精於釉藥研究的藝術家。鶯歌陶瓷博物館成立後,應聘任評審、評議委員與專題研究班講師。2000年,卸下彩瓷廠的負責人職務後,致力於教學、寫作與創作。



釉藥專家薛瑞芳與林峰子伉儷

生長在南台灣的高雄左營,自小就喜愛高精確度的科學,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習畢業後,先後在航空公司的客機引擎維修部門任職、陶林企業公司彩瓷廠的負責人,一生與燃料、燃燒相關的高溫設備有著很深的緣分。岳父林葆家的薰陶,更是讓他與窯結下不解之緣。他表示,鐵是土石中含量多的有色元素,約占地表元素的7%左右,所以陶瓷創作很難忽視它的存在。其他如鈦、錳、鈷、銅等的氧化物與鐵一樣,在陶瓷之美的鈾色展現上似乎都是在演繹「鐵的故事」。又說:「深刻體會到陶瓷的製作需要精準的科學計算,還要有藝術家的審美慧眼,才能創造足以吸引人的作品。」

書畫療相思 也善化社會

林峰子生長於書香世家,父親林葆家是台灣現代陶藝之父,自小耳濡目染,對於書、畫及陶藝創作都涉入甚深,藉著繪畫、寫字,成功的轉移了思念在國外深造子女的情緒,經年累月的執筆書寫、作畫,現在書、畫更是林峰子生活的一部分。她表示,游走藝能,生活自在消遙、樂在其中。溫柔嫻靜的她,說出心中對於親友鼓勵的感謝:「父母、姊妹們的鼓勵、恩師們的指導及同門朋友間的切磋,滿懷感恩與喜悅。」

先後拜師於鄧雪峰、顏小仙、程梅香等學習正統水墨繪畫;後感於書畫同源,遂入謝宗安門下勤習南北朝碑刻,並上溯石門、石鼓,又從孔依平息書法創作,皆能得其要領,深獲激賞。1988年,墨音書會成立,在朋輩推崇下連任10年會長;1992年,中華書道學會成立,連續當選8屆理事,對於書法之推動,卓有貢獻。

此次連袂展出,是薛瑞芳與林峰子夫婦熱心推廣藝術的一部分,民眾的熱情參與可以一起完成善化社會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