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張煥松攝影 光影邂逅捕捉塵世外

【大紀元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光影邂逅鏡頭開,方寸之美自然來。攝影是一種光的描繪,以相機作畫,用鏡心思,尋景、取景、構圖找尋心中,那真誠的美感與感動。擅長透過光影捕捉荷花清新出塵,高雅脫俗身影的攝影家張換松,走過千山萬水,舉凡生態、自然景觀、人文紀實或創作表現,從動態到靜態,在鏡頭下,巨細靡遺的還以真相,還以顏色,彰顯當下的真、善、美。

張煥松藉由攝影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生活化;而善於吟詩作對,也增加張煥松作品的縱深度。教學多年的張煥松,善於透過攝影技巧、取景、構圖理論,與實務操作表現,帶領學生捕捉光影,貼近大地,游於藝文,展現個人獨特的抱樸之美。



「菸樓曲徑水中天」,是張煥松「瀰濃之春」系列之一。張煥松描繪這幅作品,他說,美濃元素之一菸樓,菸樓與前方田間曲徑,就構成一幅畫。

一次巧遇,張煥松以攝影結合詩文創作,用畫面呈現藝術家對風土人文的關懷。為捕捉美濃客家濃郁的人文風情,張煥松2個月內造訪當地21次,不但讓妻小生疑,在三度前往當地時,張煥松只能偷偷睡車上,不敢驚擾朋友,而這份執著,讓張煥松等到好景入鏡。

「菸樓曲徑水中天」,是張煥松「瀰濃之春」系列之一。張煥松描繪這幅作品,是鍾理和孫女畢業後對祖父的思念。他說,美濃元素之一菸樓,菸樓與前方田間曲徑,就構成一幅畫。

「午後藍衫映水田」,是張煥松「瀰濃之春」系列之二,描繪美濃當地傳統服飾藍衫,他說,外地稱美濃人是藍衫客,我記錄了這項元素。



攝影家張換松,擅長透過光影捕捉荷花清新出塵,高雅脫俗身影(大紀元)

在「伊人凝視笠山笑」作品中,張煥松找到文學家鍾理和後代,而笠山是他成長的地方,鍾理和畢業後一直想回到美濃,想菸樓、想美濃、想藍衫,而「月光山下展歡言」則表現鍾理和思念美濃北邊月光山的故鄉情。

張煥松也是台北植物園荷花池畔的常客,數十年攝影生涯累積上千張的荷花作品,綿綿細雨中的荷花,頃盆大雨中的荷花,雨過天晴的荷花,一系列的荷花作品,張煥松體會到荷花不屬塵世,而是來自天上,如此清新脫俗,對照牡丹的貴氣,荷花是清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