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書序:在他人的故事中,與自己相遇

本書集結了11位作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但都有著相同精采的心靈成長的經歷。書的源起是呂旭立基金會為慶祝成立20周年,由執行長趙曉娟負責策劃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之後用記錄演講精華、邀稿及採訪的方式,與心靈工坊合作,讓本書付梓出版。書中邀請的故事主角,都是在不同時期與基金會因緣相遇,因而啟發了他們對自己生命的覺察與轉化。謝謝他們願意出來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

故事,從兩個人開始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大抵都有一個故事,呂旭立基金會的成立也不例外。22年前,呂旭亞和我──也是當時呂旭立基金會最初的發起人──在短短一年之內分別失去生命中最摯愛的人。呂旭亞失去她一向形同母親、相依為命的姊姊,而我則同時失去一位最好的同學呂旭立以及最重要的父親。呂旭立因到綠島潛水而意外喪生,我父親則在毫無症狀下被檢查出肺癌末期,住院四個月後往生。正值二、三十歲、對生命充滿憧憬的我們,面對無常的造訪,一下子被打入地獄深淵,覺得震驚、無助、悲傷與憤怒!當年,呂旭立正要展開生命最美好的33歲,我父親則在忙碌一生事業有成之後,正準備享受一輩子辛苦耕耘成果的57歲。每當想到他們面臨死亡的措手不及,以及他們在生命停止的瞬間是否充滿遺憾等種種心情,總是令我痛不欲生。

整整一年,旭亞和我有如行屍走肉,將自己囚禁在桎梏之中,但同時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我心中吶喊著:「我不要遺憾!我要知道此生的追求和意義,我要他們死而無憾!」就這樣,為了走出傷痛,為了解自己此生所為何來,我開始走入探索、認識自己的祕密花園。和旭亞一起醞釀成立基金會,從事心靈成長工作的種子,也在此時漸漸萌芽。記得那是一個週日懶洋洋的午後,躺在旭亞的小閣樓中,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假如、以後、等到……」等假設性的問題。突然,不知道哪來一股破釜成舟的力量,兩人幾乎同時拍案而起:「此時不做待何時?!」主意拿定,旭亞開始動用她在心理衛教界的人脈,呼朋引伴,在眾多熱心且理念相同的朋友的奔走相告下,大家出錢出力,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終於在1989年3月通過教育部核准,正式成立。20年來,在基金會進出的學員不計其數,基金會成了個人心靈轉化的中途之家,我也有機會在此結交各行各業的好朋友。

在往內探索自我的團體中,男性永遠是稀有動物,白崇亮和陳登義就是早期兩位勇敢的少數。白崇亮身處廣告公關業,長期擔任基金會的董事。基金會成立之初,常藉由他在企業界的背景與經歷,帶領董事們腦力激盪,思考組織的運作方向。崇亮生在一個遭受歷史政治事件受害的家庭,間接影響了他和母親的關係,也使得他日後對人總帶著些許的設防,總保持著君子距離。難怪以往我對他的印象總是彬彬有禮,親切但不親近。直到女兒的出世,他整個人才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常聽他說著與女兒親密而特別的關係,覺得那真是天下父母所嚮往的親子關係。

陳登義則是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不畏醫界主流意識的主導,參與基金會非主流的身心探索課程。他長期對自己所從事的醫療工作進行深刻省思,同時也鼓勵很多他的同僚一起參與基金會的課程。醫界若是多些像陳醫師這樣虛心求進,治療人的身體之外更關懷人心靈的醫師,那真是病患的福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