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美雙管齊下 刺激民間消費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8日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年初以來六次降息,同時政府大幅減稅,目的都是希望刺激支撐美國景氣的個人消費。由於設備投資等企業方面短期內很難復甦,個人消費仍是左右景氣的關鍵。

据《經濟日報 》報導 , 美國凱瑪百貨公司今年春季起展開折扣促銷戰,例如2公升裝的可樂打三折等,全美2,100家店每天同步更換不同的折扣商品,該公司還投注2,500萬美元大打廣告,希望吸引廣大消費者。受到凱瑪的刺激,沃爾瑪百貨公司也全面調整商品售價。這兩家公司的競爭已波及全美整個零售業界。

降價效果在新車銷售方面尤其顯著,加上放鬆銀根使汽車貸款利率降低,汽車銷售量穩定成長。汽車資料雜誌的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初每部車折價金額約1,300美元,5月增加到1,931美元,創歷史新高。

那斯達克(Nasdaq)證券市場綜合股價指數大漲帶來的資產效果,使得去年元月到3月個人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比前一年同期增加7.6%,之後比率急速降低,4月到6月可能只增加2%左右。不過被視為消費先行指標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元月出現1992年以來最大的跌幅,分析師預測個人消費成長率可能降到1%左右,由此看來,4月到6月個人消費表現還算良好。

未來值得擔憂的是企業業績惡化等因素是否會影響個人消費。民間雇用人數4月和5月連續兩個月減少,是1992年來首見,而且加薪不易,所得環境不佳。

儘管如此,經濟學家仍認為美國景氣會在年底前復甦,原因是今年將減稅550億美元。7月到9月間,每戶將分配到平均470美元,德意志證券公司預估人們會用減稅額的四分之三消費,使下半年度的實質經濟成長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不過也有人質疑減稅效果,認為個人債務金額龐大,因此會用來還債,用在消費的部分頂多只有一半左右。

美國個人破產件數幾乎逼近歷史新高一年140萬件,不過個人債務餘額4月底仍達到1.58兆美元,每月創新高。由於對企業放款業務低迷,銀行為了確保獲利,紛紛加強對個人放款業務,包括信用卡貸款、房屋貸款等。

借錢消費的結果,美國4月儲蓄率衰退0.7%,已連續十個月衰退。Fed在2月到5月間提出的三份報告中指出,淨資產對可支配所得的倍數和儲蓄率之間關係密切,倍數上升,儲蓄率就會下降。具體來說,股價上升使資產增加,原本會儲蓄的所得用來消費,有人甚至借錢買股票,使得消費額進一步增加。

問題在於1990年代消費急速膨脹,個人淨資產開始銳減。受股價下跌影響,去年10月起的半年內個人淨資產減少了2.9兆美元。Fed在5月的報告中指出,個人資產每增減1美元,消費就會增減5到15美分,照此推算,去年以來消費減少了1,450億到4,350億美元,遠超過減稅額550億美元,因此景氣衰退也很正常。

不過Fed的報告中主張資產效果在資產價值改變後,至少要過半年才會影響消費,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的經濟學者則持反對意見,認為資產效果會立刻顯現。假使果真如此,目前消費並未太過低迷,因此影響將不如Fed預期的大。何者推論正確,至今尚無定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网絡業發展促使延伸的PC時代來臨 (7/7/2001)    
  • 中國汽車市場刮起降价狂潮 (7/7/2001)    
  • 加拿大轎車賣得比多功能車好 (7/7/2001)    
  • 手機質量出問題﹐北京法院正式受理消費者向愛立信索賠案 (7/6/2001)    
  • 北韓經濟特區花天酒地 大陸賭客最愛 (7/6/2001)    
  • 特別報道﹕亞洲存儲晶片業處境悲慘 (7/5/2001)    
  • 微軟案的反思 (7/5/2001)    
  • 微軟的救星 (7/5/2001)    
  • 大陸郵購市場騙術惊人 四大陷阱大起底 (7/5/2001)    
  • 科學家開發出“紙電池” 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7/5/2001)    
  • 警惕“無效退款”的誘惑 (7/5/2001)    
  • 京城商家促銷出新招 進店先擲骰子領獎券 (7/4/2001)    
  • 民意調查顯示:美國人希望微軟反壟斷案盡快了結 (7/4/2001)    
  • 吃麥當勞吃出了活蛆!美國11歲男孩索賠100万 (7/4/2001)    
  • 美國經濟顯示復甦跡象 (7/4/2001)    
  • 美國康州租車公司用衛星逮超速擅罰款挨告 (7/3/2001)    
  • 消費者聯盟指控油价被操控 石油公司矢口否認 (7/3/2001)    
  • 方便包果醬 輕輕一撕立即享用 (7/3/2001)    
  • 全球消費最昂貴城市 排行榜 (7/3/2001)    
  • 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仍在繼續消費 (7/3/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