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紀元特稿】吳稼祥:有中國特色的“民主秀”

談人大、政協的妙用

陽春三月,雜花生樹,鶯飛草長。自古以來,春天就是好時光,今天亦然。最喜歡唱對台戲的中美兩國,三月份更是好戲連場。三月末,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好萊塢,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將上演一場“影星秀”,俊男靚女云集,明眸皓齒星聚,這且按下不表。

三月初,北京也有一場戲,据《人民日報》的社論說是“俊彥哨萃,群賢畢集”。來干什么?就形式上說,來開九屆人大和九屆政協四次會議;從功能來說,是來表演以“團結和民主”作為“兩大主題”的大戲。這是一場耗資不在好萊塢“影星秀”之下的“民主秀”。

“看”的民主,而非“用”的民主

這場戲的調子是中共中央的核心江澤民先生定下來的。他在今年元旦全國政協舉行的茶話會上說:“團結就是力量,民主可收眾益”。越早期的共產主義的領導人膽气越壯,列宁聲稱蘇聯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一百万倍”,這肯定不是通過計量的方式算出來的。毛澤東則指責資產階級國家搞的是假民主,他搞的是真民主。到了鄧小平,則拒絕美國式的“大民主”,言下之意,中國只能搞“小民主”。

不管是什么民主,你得做給人家看哪!于是有了人大和政協。听說現代民主制度得有上下兩個議院,上議院代表地方和集團利益,于是,中國有了政協,專門安排地方退休領導人和各民主党派領導人;下議院代表公民利益,所以中國有了人大,主要讓勞動模范來分享光榮。听說現代民主制度有多党競爭,中共也養著八個“民主党派”,在政協里進行“多党合作”,而不是競爭。你听這名稱:“民主党派”,它們的作用就是生產民主。其生產方式就是每年一次在政協會議上表

演:穿制服,戴胸牌,上交提案,大聲說話……据說,這就是參政議政。

可惜,這种民主,每個參与者都知道,是“秀”給別人看的,不是做給自己“用”的。“秀”給誰看?給西方輿論看,給電視机前的中國觀眾看。這种民主,對當局來說,就象關在籠子里的老虎,既好看,又沒有危險。《人民日報》祝賀政協開會的社論再一次勾畫了這個籠子的模型:“人民政協……是實現共產党領導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我們相信,人民政協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說白了就是,“民主党派”在政協的領導下,政協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中共中央在江核心的領導下。這等于說,在男人的領導下解放婦女,在動物園的籠子里釋放老虎。

攻則為矛,守則為盾

如果認為人大、政協就只有秀秀民主這點用處,那就太小看它們了。它們不僅是中共統治的一套燕尾服,穿上它們可以避免裸体參加世界民主派對,雖然那是一套皇帝的新衣,下雨天避免使用;它們還是一套盔甲,可以用它們來抵擋一下對手對中共的進攻。

兩年前,中國政府就簽署了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實際上,中共當局要人大常委會當天夜里批准,它不敢拖過第二天早晨。這樣做,既顯得自己不夠“民主”,又不給自己留下回旋余地。既然有的西方民主國家的議會都過了几年才批准政府簽署的這個公約,我們何樂而不為?似乎拖得越久,中國就越民主,議會不听政府的,權力在分立。對這种拖,西方輿論不好指責。拖拖還有一個好處,把國內异議分子的興奮勁拖泄掉,再批准,負作用會小些。

人大常委會終于在2月28日批准通過了這個公約,但卻是個被閹割了的公約,關鍵的部分--游行与組織獨立工會的自由--被割掉了。雖然人們都知道操刀的是中共,但它卻穿著議會的白大褂。而人大,据說代表的是人民。你怎么能批評人民不要自由?

這是人大或政協用于退守,它們還可以用于進攻。在批判法輪功的戰斗中,在譴責台獨分子的聲討中,在討伐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的抗議中,人大和政協的聲音都震耳欲聾,讓人們听起來象人民的聲音和正義的聲音。

名為議員,實則御史

人大和政協還有些別的用途,比如緩解派系斗爭,安排在一線權利斗爭中失勢的党政要員,比如政治局委員田紀云和姜春云。由于人大和政協負責人和同級的党政負責人的待遇相同,只有實際權力較小,被安排到人大政協后,心理被剝奪感容易忍受。李瑞環雖然是個“花瓶”,但畢竟還是“皇帝”,所以他自嘲自己是“花瓶皇帝”。

政協和人大還有一個用途是“出气孔”,讓不當權的政治精英有個說話的地方。沒有廁所,人們就會隨地大小便。沒有出气孔,憋久了气球就會爆炸。又是提案,又是發言,平時要見中央領導還真不容易,兩會期間,他們必須老老實實坐在小組會上听大家講話。即使發几句牢騷,也不會被治罪。頗有在參与國家決策的感覺。

其實,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國家決策的作用,至多是“言官”,你說你的,听不听在“皇上”。言官在中國皇朝時期叫“御史”,主要工作就是給皇帝寫奏折,現在叫議案;早朝時給皇帝進言,現在叫大會發言。如果說這就是民主,則中國确實古已有之。

要么,中國從來就有民主;要么,中國至今還沒有民主。我不知道哪种說法更正确,也許讀者知道。

2001年3月5日于美國麻省。

--原載《信報》,感謝作者送大紀元上网


    相關文章

    

  • 中國挑戰美國軍備競賽 可能弄巧成拙影響經濟 (3/8/2001)    
  • 新聞分析:兩會熱門議題,很難凝聚共識 (3/8/2001)    
  • 涉台人士:台灣四大党主席將獲邀訪京 (3/8/2001)    
  • 兩會代表:薪水多高能養廉? (3/8/2001)    
  • 台灣四大党魁將獲邀訪京 (3/7/2001)    
  • 涉遠華案 廈門市副書記副市長解除關押 (3/7/2001)    
  • 兩會專題:新增待業人口六千万 形勢嚴峻 (3/7/2001)    
  • 大陸沒忘「新三句」 特邀張惠妹唱十場 (3/7/2001)    
  • 兩會觀察:「三農」問題 仍無善策 (3/7/2001)    
  • 誰來養活中國人?兩會糧食安全問題再度浮現 (3/7/2001)    
  • 雷一鳴: 從內移到外 (3/7/2001)    
  • 【紀元專欄】 卜音:北京兩會奇景面面觀 (3/7/2001)    
  • 江西小學爆炸案 因校內制造爆竹而起 (3/7/2001)    
  • 兩會傳真:善待“民工潮” 農民有權選擇自己的職業 (3/7/2001)    
  • 特大事故頻生 兩會代表拍案痛斥官僚 (3/7/2001)    
  • 人大代表抨擊醫院唯利是圖 (3/6/2001)    
  • 兩會訪談:新《婚姻法》為何還不出台? (3/6/2001)    
  • 江西小學塌樓已41死 省長离京返贛 (3/6/2001)    
  • 投入數千億 比三峽工程還大的南水北調即將上馬 (3/6/2001)    
  • 兩會期間 政治局成員下團「拉票」 (3/6/2001)

  •